四川过河钓钓法分逗钓和硬钓。所谓逗钓,就是在钓鱼过程中每个10到30秒钟轻提竿,让挂了钓饵的鱼钩在水底呈运动状态,模拟昆虫或者虫卵等下落,吸引窝里的鱼去追饵咬钩。硬钓有时候也被称作守钓,即挂饵的钩在水底处于静止状态,无需规律提竿,通过观察浮漂的动作确定鱼咬饵后提竿。两种钓法针对的目标鱼侧重不同,针对的鱼情也不相同,挂饵也不尽相同。
不同的钓法,采用的鱼钩也不同。不同的目标鱼,采用的鱼钩也不相同。
过河钓的特点在于定点打窝、可深可浅、可近钓远、可静守可引逗,在秋冬及早春季节我们常采用过河钓在这些季节垂钓大鲫鱼,在其他季节垂钓鲤鱼、草鱼、青鱼等大体型鱼类。
以鲫鱼作为目标鱼,在鱼活性较低的时候,我们通常采用逗钓,活性较好的时候采用逗钓和硬钓结合。鲫鱼嘴较小,通常我们采用的是细线组配钩门较窄的钩,常用的是溪流、丸世、秋田狐、白狐,有时鲫鱼个体较大也采用钩门适中的海汐。如果主要逗钓,通常采用的是细条钩,硬钓较多则粗细条钩均可。逗钓主要目的是让钩饵动起来,通过动态吸引鱼注意,激起它追饵的欲望。很多时候,鱼咬钩是在行进过程中,所以采用细条钩更容易刺穿鱼嘴。同时,这些钩型钩尖不内弯,鱼咬钩后并不需要多用力就可以挂住鱼嘴。此外,这些鱼钩钩柄较长,在挂蚯蚓、红虫等活饵的时候更好上饵。
以大体型的鱼作为目标鱼,我们的用钩则有更多选择。大体型鱼类,更多采用的是硬钓,加之大体型鱼类中钩后挣扎更凶猛有力,通常采用的钩型是钩门较宽的粗条钩,比如伊势尼、海汐、伊豆等。如果需要兼顾硬钓和逗钓,则采用海汐和伊豆。伊势尼这样的鱼钩,并不太适合逗钓,一是钩条实在太粗,二是钩尖向内弯,鱼钩受到鱼线传递的牵引力之后,有一个短暂的滑行过程,容易造成吃够较浅的鱼脱钩跑鱼。
各种钩型在设计的时候针对的对象鱼不同,挂饵方法不同,鱼钩刺鱼的受力点也不尽相同。尽管我们有时候也不会特别区分各种钩型的用法,但要将各种鱼钩钩型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还是应该尽量做到钩型和对象鱼匹配。如果你实在嫌换钩麻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采用海汐鱼钩,它基本可以适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