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画柿,两笔较多,柿子正面,用四笔画柿脸,一笔画柿底,以朱磦调曙红点出柿脸,再用该笔略蘸藤黄或清水画出柿底,用墨调胭脂点出柿蒂。半干时可用赭墨补笔调整,强调柿子的结构。
2、柿子画好后,要从黑白灰上分析,是否缺了重墨,柿子的色彩够不够饱和。另外,柿实的分布是否过于分散,切忌单摆浮搁;一定要有重叠处,有疏朗处,也就是说要有聚有散,有浓有淡,有动势感,有韵律感,并保持枝叶和柿实的书写感,一幅画才会显得神气十足。
3、创作时,注意枝条的粗细、繁简和力度要与整幅作品品相一致,应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枝条分仰枝式与垂枝式,要视所画柿实的质量而定。画枝条时候要留出柿实和叶子的位置,逐步添加完善,不要一次画过,那样就只好枝外生“实”了。
4、柿子树的叶子饱满圆润,硕大而且富有美感,叶脉有弧度,类似玉簪花的叶。画时可“分”字排列,大小错落。方显生动。画侧面的叶子要有一定弧度。趁湿勾叶筋,勾叶筋时要考虑疏密相间和韵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