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蝴蝶兰是什么:蝴蝶兰为原产热带的附生兰,素有“兰后”之美称。总状花序,着花多朵,花的形态似蝴蝶,花色艳丽色泽丰富,花期甚长,是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普及的种类之一,深受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
2、蝴蝶兰的繁殖方法:(1)花梗催芽繁殖法先剪掉花梗中开花后的部分,然后仔细地使用刀片切除花梗上端的第一节到第三节节间的苞片,要把节间中的芽点露出;在裸露的节间芽点上用棉签均匀地涂抹上催芽剂或吲哚丁酸等激素;涂抹完成后把植株放于半荫蔽处,保持25-28℃的培育温度,一般2-3周过后芽体能长出叶片,待3个月后可长成有3-4个叶片和气生根的蝴蝶兰小苗;最后切下小苗进行上盆处理后就能得到一棵新的植株了。
3、(2)播种繁殖法a、自然播种法将已开裂蒴果散发出来的种子播于亲本植株的花盆中,这是由于亲本植株的植料中或许存在有蝴蝶兰种子发芽时所必要的共生菌。自然播种法简单易行,无需复杂的无菌程序和操作工具,适用于一般家庭蝴蝶兰种植者,但此法成功的机会甚微,极少应用。
4、b、无攵沲跖演菌播种法方法是先将未裂开的成熟蒴果洗净,然后置于75{bf}~90{bf}乙醇或氯仿中浸2~3秒,再用5{bf}~10{bf}的漂白粉溶液或3{bf}的双氧水浸5~20分钟。取出种子在同样的消毒水中浸泡5~20分钟,然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溶液,取出种子,再用细针将种子均匀地平铺于已制备好的瓶中培养基表面。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000~3000勒克斯,每天10~18小时,温度保持在20~26℃。9~10个月后,小苗长出2~3片叶子便可出瓶上盆栽植。此法是一项科学性较强的工作,一般在组织培养实验室里进行,或在规模大、管理严格的组培工厂里进行。
5、(3)断心催芽繁殖法先抽掉茎顶端位置最高的心叶,注意应破坏茎尖上的生长点,让它无法再继续向上生长;待伤口晾干后可用杀菌剂进行涂抹来进行灭菌消毒,一段时间后便可在靠近基部的茎节上萌生出新芽2-3个;等新芽长大后,并且基部长出根系时,便能切下另外进行栽植,就能得到一棵新的植株了。
6、(4)组织培养法采用组织培养法来繁殖蝴蝶兰,可以获得与母株完全相同的优良的遗传特性。通过这种方法产生的蝴蝶兰苗通过称为分生苗或组织苗。用于进行分生培养的植物组织(外植体)可以是顶跗鼍婵莳芽(茎尖)、茎段(休眠芽),也可以是幼嫩的叶片或根尖,但最常见的是采用蝴蝶兰的花梗。因为选用花梗作为外植体,不仅不会损伤植株,而且诱导容易。较老的花梗或已开花的花梗主要取其花梗节芽,而幼嫩的花梗除了花梗节芽外,花梗节间也可作为培养的材料。
7、(5)切茎繁殖法切将敛鹇仿茎繁殖法与第二种方法的作用原理相近,同样是以破坏茎尖生长点的办法来诱使潜伏芽的生长;待植株一直生长至茎节比较长后,用经过消毒后的刀片或剪刀切断带有根的植株上部,移植到新盆中髌覆李幌继续生长,要给予下端留有根茎的部分适量的水分,很快便能萌生1-3个新芽(数量和植株的性状和管理方法有关);植株的茎较长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其切分成多段,每段有2-3节的节间,或者长在2-3厘米以上,并且带有一条以上根的切段,将可能发育为一棵新的植株;若植株的根茎都已经枯死,这种方法就没有作用。
8、注意事项:(1)温度:蝴蝶兰原产于热带地区,喜高温高湿的环境,生长时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生长适温为20~30%,夏季超过35℃或冬季低于10℃时,其生育都会受到抑制。春节前后为盛花期,适当降温可延长观赏时间,但不能低于13℃。
9、(2)水分:蝴蝶兰在原产地大都着生在树干上,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从湿润的空气中吸收水分,空气湿度要保持在70%。当人工栽培时,根被埋进栽培基质中,如浇水过多,基质通气性就会变差,肉质根就会腐烂,叶片会变黄、脱落,严重时导致死亡。浇水的原则:见干见湿,浇则浇透。当室内空气干燥时,可用喷雾器或喷壶向叶面喷雾,但需注意,花期不可将水雾喷到花朵上,以免落花落蕾。
10、(3)光照:蝴蝶兰需光照不多,约为一般兰花光照的1/3~1/2,切忌强光直射。若放室内窗台上培养时,要用窗纱遮去部分阳光,夏季遮光80%,秋季遮光60%,冬季遮光40%。在开花期前后,适当的光照可促使蝴蝶兰开花,使开出的花艳丽持久。
11、(4)营养:栽培蝴蝶兰一般选用水草、苔藓作栽培基质。施肥的原则应少施肥,施淡肥。正常生长期施用兰花专用肥2000倍液,进行根部施肥,视生长情况,2~3周施一次。开花前可选用以水溶性高磷钾肥为主的复合花肥1000~2000倍液,10天左右喷施一次。花期和温度较低的季节停止施肥。
12、(5)换盆:从小苗到开花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成株的蝴蝶兰宜在每年春季开花后进行换盆和更换植料,不然易积生污垢和青苔,植料也易腐败,滋生病虫害。盆栽蝴蝶兰,宜用多孔透气的素烧盆。栽植时盆底所放植料至少要占盆容量的1/2,并将部分根外露于翁面。切勿全面深埋,否则妨碍呼吸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