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固定单位: 如果为任务打开了投入比导向日程排定功能,在添加或删除资源时,Project 将调整任务的工期。资源越多,工期越短。个人认为比较对应于进度压缩中的Crashing方法。
2、2)固定工期: 如果为任务打开了投入比导向日程排定功能,更改资源分配将更改资源在该任务中投入的时间量。在排定项目日程时,如果希望减轻某些人员的工作负担,或者需要将某些人员兼职分配到其他任务中,可以考虑采用此选项。
3、3)固定工时: “固定工时”任务类型和投入比导向日程排定方法都将保持“工时”值不变。 日程排定只变化工期或者资源,如果改动了资源(添加新资源、或者改动资源单位),则更改工期。 这里也说明了,对于固定单位+投入比向导,添加/删除资源时,Project计算得到的结果也是任务的工时不变。 但固定单位+投入比向导和固定工时,还是有区别的。根据二)投入比向导中所说的资源分配次序和工时的关系,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4、 1) 创建两个任务,分别为:"投入百分比,固定单位(同时添加A,B)",”投入百分比,固定工时(现添加A,后添加B)” 2) 先分别输入工期:3d。 3) 准备2个资源A和B。至少需要2个资源,否则投入百分比不起作用。 a) 对"投入百分比,固定单位(同时添加A,B)"同时添加资源A,B,均用100%单位,此时Project已经计算得到总工时为48h。=>结果: A,B的工时都是24h,总工时是48h。工期3d。即:AB同时满负荷工作3天完成总工作量48h的任务。 b) 对”投入百分比,固定工时(现添加A,后添加B)”,先添加A,100%单位。用鼠标点击别处,再重新点回来,此时Project已经计算得到总工时为24h,再接着添加B,单位100%。=>结果: A,B的工时都是12h,总工时是24h。工期缩为1.5d。即:AB满负荷工作1.5天完成总工作量24h的任务。 c)作一些变化,比如,把B的分配单位改称50%,或者添加新资源C。可以看到,任务的总工时都将保持不变。任务的工期根据每个资源工时除以在当前的分配单位百分比,然后选择最长的那个人的工期作为整个任务的工期。
5、注:选择在添加资源的同时就输入分配单位,还是先添加资源再更改分配单位(即先按默认100%的分配单位添加好资源稍候再更改),将导致Project的计算结果不同。 根本原因是:一旦添加资源这个操作结束,Project会基于当前得到的值(不管等会是否要更改)立即进行计算和分摊。我建议先添加资源,再更改资源的分配单位。因为这样Project自动计算并分摊将基于新添资源100%分配单位(默认值)这样的整数进行,分摊得到的各个资源头上的工时也会比较整齐,符合人类习惯。大家可以自行尝试、比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