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10-11 18:35:1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如果博学多识的人能每天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那么就能够明白道理不至于犯错。

此内容出自先秦荀况《荀子蟾茸渌鳌·劝学》。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是什么意思

扩展资料:

作者荀子,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他的文章已有语录体发展成为标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

《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标题的六种作用
  • 论证思路的答题模板有哪些
  • it和one的区别
  • 诗歌的发展历程有哪些
  • 补叙和插叙的区别是什么
  • 热门搜索
    关于环保的手抄报 祭英烈手抄报 关于植树节的手抄报 我爱汉字手抄报 文明礼仪手抄报图片 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 爱祖国手抄报 爱眼日手抄报 读书手抄报图片 禁毒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