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 入 胡 同输入胡同这名字,一听就是民国时雅化地名的杰作。《顺天府志》记载它原名为“熟肉胡同”。早年间,这里牛锅房林立,的确称得上“熟肉胡同”。当牛肉集散地的光辉远去,生活区的气息渐浓,这里留下的,是比牛街主街更加繁荣的平民美食——在短短300米的胡同里,汇集十余家脏摊、小吃铺、餐厅、熟食店,且家家都是历经角斗留下的经典
2、刘胜包子牛街菜市场口流动摊位营业时间:6:00-9:00牛街的清晨,从“俩包子一碗粥,在这儿吃”开始。早上六点,白记年糕的运货车还安静停在路边,石记馅饼刚热起炉灶。牛街真正的“第一网红”摊前,已经排起长队。
3、洪记是游客的乐园,早餐佼锩吃邢摊上的牛肉包子,才是真正属于牛街人的美食。一次只卖一簸箩,不到半小时,一簸箩散着热乎气儿的包子就卖完了。只有新人才会着急的探着头问:“还有没有啊?”而神色如常的唉趸堤跏付款、拿袋子、排队,是老客独有的彰显风度的高光时刻。三五分钟之后,盖着棉被的三轮车,把下一轮包子运到。有阿姨急匆匆提了十几个包子赶回家做早点,还有些干脆抓着袋子站在路边解决,讲究点的,就在报数之后多说一句“在这儿吃”。在这吃,大爷会拿半片塑料餐盒盛包子,一边叮嘱你:“去那边桌上吃,有醋有辣椒。”一边还回头安慰后头的人“别着急,还有呢,到九点都有。
4、咬开一口,一兜包子半兜油,滚热的牛肉汁在嘴里烫开一条路。再下手浇一圈醋,添半勺辣椒油,麻利塞进嘴,喧腾的包子皮被肉汁浸透,大肉丸子一样的肉馅香的嘴角流油。吃完两个包子,又热又辣冒出满头细汗,咕咚咕咚猛灌半碗温乎的豆粥。醒了,这才是醒了。卖完了包子,大爷刮出半碗粥底,吸溜着粥跟我扯闲篇,“包子味儿还行吧?”得到“好吃”这一句肯定。大爷有点骄傲,“我在这儿卖了三十多年呐!
5、满 记 烧 饼输入胡同三号,临牛街菜市场营业时间:6:00-19:30满记烧饼种类最少,不过寥寥三五种,但在三家烧饼店中个头最大,比聚宝源的麻酱烧饼大出两倍有余。招牌的麻酱和椒盐两种,总是最先售罄。但老家儿们宁肯苦守半小时等它出锅,也决不将就。刚出炉的烧饼,皮酥而不碎,芝麻轻拍不掉,掰开来看,椒盐、麻酱、五香粉、均匀揉进每层,趁热一口吃掉两个,依旧欲罢不能。
6、来满记的人,可以买不到烧饼,但十块钱三个的炸鸡腿,不能不买。哪怕一次出锅整盘,也跟不上卖出的速度,最后一个售出时,都还烫手。足有巴掌大的鸡腿,裹着面衣炸到起鳞酥脆。撒上辣椒粉和孜然,咔嚓一口咬破外皮,鸡腿肉的油汁滋的一下冒出来。哪怕减肥时期,也值得顶风作案!
7、南城小板筋输入胡同5号营业时间:11:00-14:00;17:00-22:00输入胡同是脏摊儿爱好者的天堂,不用等夜幕降临城管下班,中午,就能撸上炭烤串。游击多年的南城烤板筋,是宣武人心口上的朱砂痣,如今终于搬进店里。也是牛街少有的能喝酒的清真馆。
8、能在最会吃的南城打出一片名堂,小板筋当然有手绝活。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板筋片,南城小板筋用圆柱状的板筋块,咬起来更加Q弹,还有独特的肉头的厚实。要上五串板筋,两瓶啤酒一开,北京城都是我的,去他的996
9、小板筋进店之后,不仅面积扩大几倍,店名也改成了“肉饼宛”,茴香肉饼当然也要尝尝。纸薄的饼皮,刚好包裹住肉馅,哪怕经过改刀,肉馅也规规矩矩收在饼内。茴香肉是标准的”北京馅儿“,浓厚的茴香味让肉也只能成为陪衬。比起华威肉饼,肉饼宛是寡油而家常的清香型,每一口的滋味都透着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