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论文经验分享

 时间:2024-10-12 01:39:21

1、抓住每个当审稿人的机会学者如何能不局限在自己写文发文的框框中积累更多文章发表经验呢?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当审稿人,如果能成为目标发文期刊的审稿人则更好。新成员的名字通常不会立即出现在编委名单上,但对很多期刊来说,一半以上的稿件都是由特设审稿人评审的,即那些不出现在编委名单上的审稿人。

2、像专家一样写作重视写作的规范,最重要的是多写多练。应该给文章读者留下这样一种毋庸置疑的印象:你对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研究烂熟于心。这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和全面信息收集、阅读和真正的理解。在写论文的时候,要在全面的基础上,抓重点。表达和评价自己的工作,要准确清楚,达到什么水平就说什么水平,革新或延伸要有明确描述。

3、定位“高远”,不局限于现有数据对于一篇实证性文章,你的研究可能是针对某一类人、群组或者环境。但对绝大多数科学研究学科来说,我们找寻的是广义的、普适的研究方法和原则,这些方法和原则是超越任何一项具体研究的。我并非建议你丢弃研究目标或者做不合适的广义结论,但即便是非常具体的研究,对于其他领域的类似工作过程也可能产生影响。过度泛化的危险是必须承认的,所以你可以在提醒读者这一成果的局限性的同时,指出它在类似概念的研究领域中的用途。要真正地应用,或许还需要附加测试或加入其它相关理论的验证。

4、保证研究的一致性在研究中不当地使用理论,是毁灭自己试图建立的新理论的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有些文章会试图将两个不相关的研究结果放到一起,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并进行检验,说“若得到某结果,则得到另一结果”,而且这种推理过程在该新框架中看似合理。如果没有现成理论可引用,人们常常会专注于与理论相符的结果,却忽略那些不相符的结果。更糟糕的是,我见过有人在不同期刊中发表并不一致的结果,但却没有在后发表的文章中提到之前的研究结果。简单看来,他们踩了“不诚实”的界限。即便审稿人没有发现另一篇文章,但这两篇文章会被所有读者看到,最终也会被发现

5、别指望审止牦便鹗稿人或审稿过程能帮你把文章“写”完我曾经在我研究领域的顶级期刊中发现过这种现象。有时一位颇有经验、本该对此相当了解的研究者,竟然提交一篇很不完善的初稿,好似在期待审稿人或编辑告诉他,要使得文章发表,还有哪些研究该做。还有些人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文章提交给顶级期刊,完全不理会自己的研究结果是不是值得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他们会将自己的每一篇文章都从顶级期刊投起,一旦被拒,再按照期刊的影响力层次排名,一个一个往下投稿。做好投稿准备不仅意味着文章与期刊在各种层面上的“匹配”,还意味着作者有花时间将文章写好。而这不仅表示文章写得足够清晰和完整,还表示作者花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修改文章的错别字、参考文献等。只有保证这些都做好之后,你才能给期刊投稿。

6、将文章投给“对”的期刊请仔细了解待投稿期刊的投稿指引。如果这是实证性期刊,不要投一篇综述性文章,因为该期刊是绝对不会发表的。而且,如果这家期刊将你的文章送给了审稿人审核,你有可能得等上好几个月才能改投。记得使用该期刊的正确(标准)格式,否则审稿人可能会认为你不特别了解该期刊,因为你连基本的标准投稿格式都不了解。

7、将研究视为一项投资比起发表文章的建议,这一点更像是学术生涯发展的建议。但我认为它至关重要,尤其对于那些需要自己在实验室获取研究数据而非分析二手数据的实证性学科的研究者来说。在做实验或测量获的数据的过程中,你也许可以变换很多种操作和测量方式来的到支持理论的证据,但仅仅只专注于一个科研问题就像把自己的养老金全拿来投资一支股票一样,如果该项研究进展顺利,你的科研生涯也许会起步很快,但有时候,即便你的研究想法很好,实验结果也有可能不尽人意。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将研究力量分布在不同的问题上,而不要只有一种研究模式。

8、与高产出学者合作有些学者会过分宣扬科研合作、整合各方论点、解决挑战性问题的好处。他们有部分说辞是对的,因为有些学科之前确实需要通过合作才能比较有效的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这里要强调的是在一个学科内与人合作的好处。对于一个新学者来说,观察高产出学者获得研究成果的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产出能力是很重要的。与人合作也会从积极层面增加做科研的压力以促使研究完成。尤其是当你找到一个特别有效的合作者(或者不止一个)的时候,我特别相信更多的想法与见地的交流会使研究结果更棒。另外,如果一个研究小组中的成员分别牵头不同的课题,那么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参与多个课题,从而有更多发文机会。

9、预测编辑和审稿人的看法这一点与前面所提到的站在审稿人的角度去写作直接相关,但比它多一点。你应该了解期刊的编委会,因为他们是最可能决定你文章发表与否的一批人。你不可能总是猜到审稿人是谁,但你通常可以在编委会中找到一个或两个关键人物,预测他们会对你的文章有什么看法。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可以直接按照这一两个人的视角和想法去写文章。同时,你还可以在文章的参考文献里引用与他们看法相关的文章,最后,阐述清楚你的研究与理论如何符合或超过了过去的工作成果。如何做到这一点,取决于你想要说明的问题,以及你的研究课题的优势。采用驳论与平铺直叙要好,如果一些理论相互冲突,你可以直接评判它们的优劣,这也比你仅仅除述出自己的观点,而期待别人找出相应理论来支持你的观点要好。如果你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有强有力的数据论证、将自己的理论与其他人的区别开来则更好。

  • 续三国志之英杰传攻略
  • 奶粉知识必修课,辉山乳业详解蛋白质的5种类别
  • C 对字符串怎么设置默认值
  • 三极管BJT与场效应管FET的区别
  • 快速在公司站稳的5大秘诀,职场人必看
  • 热门搜索
    关于防溺水的手抄报 科技手抄报内容 爱国的手抄报 手抄报小学生 文明手抄报 爱祖国手抄报 关于党的手抄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手抄报 手抄报设计 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