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尝试中感悟规则的“紧迫感” 让规则的遵守者了解规则,感悟规则的重要性,这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前提。只有当学生体悟到了规则的必要性,养成遵守规则的自觉性,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加深学生对规则的认可,激发他们对规则的内需。
2、让有效设计保证学生对规则的“新鲜感” 学生长时间玩一个游戏,必定会对游戏产生“厌倦”,对规则的执行力就会减弱,从而出现种种不遵守规则的情况。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中技能学习的目标将游戏进行改编,不断保持学生对规则的“新鲜感”。
3、主体参与让学生对规则保持“认同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其实在每一个孩子心灵最隐蔽处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想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出共鸣,那么,我们必须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所以,只有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自主地制定游戏规则,这样产生的规则才更符合“民意”,更能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
4、互督互助让规则保持“持久感” 规则的意义,不仅要使学生在互相监督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更要让学生在相互帮助与激励中提高自己的素养。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总是乐于监督其他同学的违规现象,而对如何帮助同伴纠正错误,如何树立自我榜样以激励同伴这些方面显得有点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