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同源”知识分享

 时间:2024-10-19 20:27:46

1、在先天,肝肾共同源于先天的精血要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肝藏血,肾藏精”来解释。在中医理论中,我们知道肾藏精,肝藏血,精聚为髓,精髓化生为血。《张氏医通》中讲:“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为清血。”由此可见精血同生,精血同源,而肝肾所藏的血和精同源,也就告诉我们肝肾的结构和功能体系通过先天的“精血”这一中心环节而密切相关,说明肝肾同源。

2、《灵枢·经脉》中讲“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在《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中又有“肾生骨髓,髓生肝”之说,这也揭示了肝肾两脏之间同源于“精”的理念。故明·李中梓在其所著的《医宗必读》中提出“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的养生理念,并且还明确地提出了“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的防治疾病观点。

“肝肾同源”知识分享

3、肝肾为母子相生的关系,互滋互制肾为肝之母,“肾”是通过“髓”生养“肝”而体现“母子”联系的,即“髓生肝,即肾生肝,水生木也”。这是在《易经》的基础上,总结了临床实践经验得出的。所以肝的生理功能必将受到肾的影响,正所谓母子相生、精血同源,肝血必须依赖肾精充足才能血充气畅,发挥正常的功能,所以肝肾的养护或者疾病的防治,要肝肾同治。肾阴与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根本,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则肝阳不偏亢;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防止肝脉寒滞。肝肾阴阳之间互制互用,维持了肝肾的协调平衡。

“肝肾同源”知识分享

4、肝肾经气互通,八脉共隶,藏泄互用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讲到“肝肾为子母,其气相通也”,指出肝肾通过经气相互灌注而沟通联系。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阴肾经均循行于下肢内侧,并通过肝、膈、肺、肾相互联系;还通过交会于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穴和任脉的关元穴、中极穴间接联系。肝肾又和奇经八脉密切相关,肝肾同隶奇经,冲脉、任脉、督脉三条经络均起于胞中,胞胎为肝肾所主,故有“八脉隶于肝肾”之说。

5、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之间经络相互为用,相互制约。肝气疏泄,可使肾气开合有度;肾气闭藏,可防肝气疏泄太过,彼此相反相成,从而调节二便排泄,女子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排精等功能。

“肝肾同源”知识分享

6、另外,在中医临床理论中还有肝肾同居下焦,肝和肾均内藏相火,相火源于命门之说。朱丹溪在《相火论》中讲:“(相火)见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肝肾所寄相火,可以理解为肝肾之动气(即动力),推动肝与肾完成各项生理功能。若肝肾阴亏则相火易亢而生“邪火”,则出现一系列病变。所以只有肝肾同治,才能更好地“灭火”。

7、所以作为描述生命表现形式的肝肾概念,以及养生保健,只有将中医理论中的“肝肾同源”深入地联系起来,争取做到“肝肾同养”,才能达到真正的养生目的。

  • 支付宝如何为付款码设置中国红皮肤?
  • 在夜店哪一种妹妹最容易被搭讪
  • 如何在百度浏览器上关注小程序?
  • 怎样分辨谁是真心的朋友
  • 千千音乐如何查看老歌榜单歌曲的热度
  • 热门搜索
    我与祖国共成长手抄报 防疫有我爱卫同行手抄报 中秋手抄报图片大全图片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手抄报 关于五一的手抄报 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 关于长征的手抄报 依依惜别手抄报 元旦节的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