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二个阶段:1.他律道德水平;2.自律道德水平
2、二、判断依据:1.在10岁之前,儿童根据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进行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2.在10岁之后,儿童根据自己内在 的主观价值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具有主体性。
3、三、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 (2—5 岁);2.权威阶段(他律阶段)(5—8 岁);3.可逆阶段(自律阶段)(8 岁一 10 岁);4.公正阶段 (10—12 岁及以后)。
4、四、行为准则1.儿童还未凸鹣沮北把主客体分离,不能把规则当成义务去遵守, 总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2.表现出对权威的绝对顺从,也表现出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盒作柩锟顺从;3.儿童的道德判断标准由单方面服从变为以相互尊重为特征,并以是否公平来判断行为的好坏;4.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而是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