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月流逝,到了清代。当时的总兵杨承祖赴任周庄,传说经白蚬江时遇风受阻,得神佑免难,乃驻寺中,发愿重修泉福寺,并迎虎丘海涌峰云岩寺世尊像于此,改寺名为全福寺。这件事在清代《周庄镇志》中是有记载的。全福寺全盛时,为苏杭地区的名刹之一,梵宫重叠,乔木阴翳,并有一口1500斤的古钟。周庄古八景之一就是“全福晓钟”。
2、世事无常。全福寺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寺中殿宇都被改为粮库,已是面目全非。后遇“浩劫”,“毁于一旦”。现在所见的全福讲寺,是周庄镇于1995年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镇南南湖畔的南湖园内重建的。
3、全福讲寺的山门在南湖边。山门前是一广场,广场上立题为“水中佛国”的石牌坊一座。过山门,有石拱桥向北接指归阁,中轴线上继北还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鼓楼等建筑。因寺院是建在南湖园中的,故园中的亭子、石舫、曲桥、轩厅与回廊等,皆可相映成辉。其环境,与苏州重建的重元寺颇有相似处。
4、周庄的官方网站是这样介绍全福讲寺的:“复兴后的全福讲寺,借水布景,巧夺天工,波光岚影,楼阁殿宇,鳞次栉比,增色添彩,其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建筑艺术美奂美仑,园林景色如诗如画,与神韵独具的水乡古镇周庄融汇在一起,是令人流连抒怀的好去处”。
5、讲寺大体有两种意思,一为佛教语,指讲经说法的寺院;二是特指区别于禅寺和律寺的“教寺”。明代田汝成《西湖游鼙裸魅暹览志馀·方外玄踪》有:“为僧之派有三:曰禅,曰教,曰律。今之讲寺,即宋之教寺也。”我认为第二种说法尤切。全福寺始建于宋,可信的。并且也触类旁通:苏州的西园,我记得门前的那块匾额题的就是“戒幢律寺”,现在终于知其所以然了。
6、全福讲寺的山门
7、山门前的香炉烛亭
8、山门前广场上竖立的牌坊
9、山门后有五孔拱桥通向指归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