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就开始写“研究报告”。面对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天性,用心制造问题,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诱发他们的质疑、生疑。
2、再因势利导,在孩子“十万个为什么”的基础上将“原始状态”的问题进行描述。描述问题是建立在具体釉涑杵抑表象上的科学表述,即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你想到了唳饺碧必什么,尽量使用“为什么”、“怎么办”、“是不是”、“还有什么”等疑问词语规范提问。
3、还可利用低年级孩子一瞬间的的灵感火花、漫无边际的想象,进行问题的猜想。
4、为了让学生有内在成长的连续性——“自己引导思维”,像科学家那样去经历“猜想,验证,确定”的过程,体验“冒险,创造,发现”的成功和喜悦。
5、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分类,熟知书脊、目录等相关知识,学会利用 “图书检索信蝌怦吩曰息台”迅速有效查找所需书目,根据目录指引寻找答案,摘抄在“文献卡片”上,回学校再整理到自己的论文中,最后标注参考书目。
6、开启小组聚合思维筛选的选题模式,然后小组合作根据问题的范畴分类。头脑风暴后确定研究范围,利用思维导图绘制研究思路,分头查阅专业化书籍和购买、借用实验器具,汇总得到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