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灯谜的格式 灯谜的谜格 灯谜的谜底同样包含两个内容:文体与谜格。猜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诗,一段文等是文体。猜射时是按常规方式还是按特殊方式去扣合谜面,这种把谜底文字进行一次再变化来扣合谜面的方式称为谜格。这种谜底文字的再变化同样是利用汉字具有形、音、义的特点进行的。它大体也可分为:音读变化、形态变化、组合变化三种。
2、(一)音读变化 1、利用汉字同音别字的特点产生歧义扣谜面。例如“满面春风”猜学校名词(白头格)“校(笑)容”。谜底“校”与“笑”同音,以“笑容”扣谜面。 2、通过汉字一字多意即音读不同,字义也不同的特点产生歧义。例如:“金榜题名”猜教育名词(系铃格)“高中”。谜底“中”读zhōng,本意“中等”,变读为zhòng,产生歧义扣合谜面。
3、二)形态变化 根据汉字结构特点把谜底文字作形态变化如拆拼、删除、分离等来扣合谜面。例如:“愁容满面”猜物理名词(徐妃格)“滤波”,谜底删除“氵”为“虑皮”别解为忧虑在皮面上扣谜面。
4、三)组合变化 通过读法上的调整产生别解扣合谜面。例如“邯郸求师”猜学科(卷帘格)“行为学”。谜底倒读成“学为行”,解释为“求师学习是为了行走”扣合谜面。再如“孔圣人师项橐”猜教育名词(秋千格)“小学”,谜底两个字对调一下读成“学小”扣合谜面。 谜格自灯谜产生以来就有了。但谜格的命名却在明代才确定下来。明代整理时有所谓“广陵十八格”,到清的《清嘉录》中,列有二十四格,发展到本世纪初增至四百余格。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谜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