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牛口蹄疫1、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2-7天,病牛出现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症状,而后在唇内、掣融嘹混齿龈、舌面等处出现水疱,并有泡沫状涎液流出,可能伴随反刍停止、饮欲剧增的症状。孕牛发生本病会造成流产或早产,甚至导致死亡。2、防治措施防治口蹄疫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平时要加强检疫,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牛在注射疫苗后两周产生免疫力,免疫力为4-6个月。一旦发生疫情,应立即报告,对疫区实施封锁(**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两周后方能解除)、隔离、消毒,紧急接种疫苗。牛患良性口蹄疫,一般一周左右自愈。为防止继发感染,应对症治疗。
2、二、羊口蹄疫1、症状绵羊和山羊病的潜伏期为1~7天,平均2~4天,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跛行,口腔的水泡多发生在口膜,舌上水泡少见。山羊口腔病变比绵羊多见,水泡多发生在硬腭和舌面上。母羊常流产,蹄子的水泡小,不象牛那么明显。
3、防瞠嬲嗒籼治措施1)无病地区严禁从有病国或地区引进动物及动物产品、饲料、生物制品等。来自无病地区的动物及其产品,也应进行检疫。检出阳性动物时,全群动物销毁处理,运载工具、动物废料等污染器物刂茗岚羟应就地消毒。2)无口蹄疫地区,一旦发生疫情,应采取果断措施,对患病动物和同群动物全部扑杀销毁,对被污染的环境严格、彻底消毒。3)口蹄疫流行区,坚持免疫接种。用当地流行毒株同型的口蹄疫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接种动物。由于牛、羊的弱毒疫苗对猪可能致病,安全性差,故目前已改用口蹄疫灭活疫苗。4)当动物群发生口蹄疫时,应立即上报疫情,确定诊断,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实施隔离封锁措施,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末发病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