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泡腾片,顾名思义,就是会“冒泡泡”的药片。它的制备原理非常简单,药片中含有有机酸,比如枸橼酸、酒石酸等。还含有弱碱,比如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当遇到水之后,有机酸和弱碱就会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出现“冒泡泡”现象。
2、泡腾片这种剂型有着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利用气体的产生和片剂的崩解,使药物溶出和释放更加彻底。另外释放的二氧化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麻痹味蕾,减轻药物的不良气味,使你吃药吃出喝碳酸饮料的感觉。
3、口服泡腾片,千万不要直接把泡腾片含入口中,或是用水辅助咽下。正确的做法是将泡腾片泡入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再喝下。
4、泡腾片放入的水,水温要适宜,一般不要超过80摄氏度,避免药物分解、氧化。
5、不要用茶水、饮料冲服,以免发生反应。
6、要现泡现喝,儿童要有家长在身边时才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