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孩子讲雷电的形成

 时间:2024-10-12 17:25:58

1、闪电现象: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0公里,云的上部常嘀芟苒疾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洹彭岣啬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

怎样给孩子讲雷电的形成

2、闪电的电压: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放电过程中,由于闪电通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怎样给孩子讲雷电的形成

3、闪电:当聚集的电荷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在云内不同部位之间或者云与地面之间就形成了很强的电场。电场强度平均可以达到几千伏特/厘米,局部区域可以高达1万伏特/厘米。这么强的电场,足以把云内外的大气层击穿,于是在云与地面之间或者在云的不同部位之间以及不同云块之间激发出耀眼的闪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闪电。

怎样给孩子讲雷电的形成

4、打雷:通常由3—4次闪击构成一次闪电过程。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5秒,在此短时间内,窄狭的闪电通道上要释放巨大的电能,因而形成强烈的爆炸,产生冲击波,然后形成声波向四周传开,这就是雷声或说“打雷”。

怎样给孩子讲雷电的形成
  • 大象吃什么食物
  • 夏天的动物有哪些呢
  • 少先队队徽怎么佩戴
  • 蚂蚁是昆虫吗
  • 端午节的习俗是什么
  • 热门搜索
    70周年手抄报 感恩父母手抄报内容 节约用水手抄报内容 五年级手抄报图片大全 国庆节手抄报。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手抄报 国庆节 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 端午手抄报图片 一二年级普通话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