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动机曲轴的转动阻力明显增大,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油底壳内润滑油的粘度增大。
2、燃油粘度和密度增大。据测定,汽油从40摄氏度降到-10摄氏度时,其粘度提高75%,密度提高5%,汽油不能很好地雾化,而柴油在低温下的粘度和密度比汽油变化更大,更不利于启动。
3、冬季,润滑油粘度大,流动性差,机油泵不能及时将润滑油送达各隘滥乖嚆摩擦副表面,往往造成启动干摩擦;低温下燃油雾化不良,一部分液态进入气缸,冲刷了缸壁上的油膜矣喾动痞并流入油底壳,稀释了润滑油,降低其润滑性能;由于环境温度低,发动机工作中析出的水蒸气凝结在缸壁上,并与燃油中含硫的氧化物生成酸,引起电化学腐蚀。
4、在低温环境下,车辆各总成的磨损量都比较大。一方面,零件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差,如在-30摄氏度或更低气温下,碳钢的冲击韧性急剧下降,硅、锰等合金钢材料(如钢板弹簧)、铸铁件(如缸盖、箱体)变脆;锡铝合金焊件在-45摄氏度以下时,易产生裂纹或成粉末状脱落。
5、在低温条件下,制动管道、制动皮碗易脆裂、折断和收缩,制动系统易失灵,造成交通事故;在0摄氏度以下长时间停车时,若没有及时放水或熄火时间较长,且又没有加温,冷却系易冻结,并易造成机体冻裂;冷启动时需要强电流,蓄电池因放电过大易损坏极板;橡胶轮胎变脆,受冲击时易爆破等,这些都会危及行车安全。
6、车辆在低温条件下行驶,发动机工作温度低,升温时间长,摩擦内耗大,动力性下降,燃油消耗量上升。据测定,汽油机水温在60摄氏度时比在80摄氏度要多耗油3%;降到40摄氏度时约增加12%;降到30摄氏度时约增加25%。
7、冬季冰雪路多,路面附着系数小,车辆易侧滑、溜滑,制动距离大大增加;另外冬季机手穿戴较厚,手脚不灵便,操作不够迅速准确;室外温度低,有些机手怕冷,懒于检查保养车辆,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车辆的潜在故障等,这些都不利于安全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