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中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
为什么现在痛风多了?
1、肉类饮食太多了: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是国人痛风由以前“罕见”变成如今“多发”甚至“高发”的祸首。大量肉类食物中的嘌呤会转化为尿酸,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谢和排泄能力,导致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风的发病率迅速升高。
2、甜饮料喝太多了:大部分甜饮料中都含有“果葡糖浆”,而痛风发作和果葡糖浆的摄入量,存在正比关系。2011年,在美国国家图书馆中收录的一篇关于《尿酸和果糖的流行病学》(The Epidemiology of Uric Acid and Fructose)的研究中发现:每周喝5-6 次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痛风几率比正常人高出29%,而每天喝2次以上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痛风几率竟高达85%!
3、喜欢吸烟和喝酒:酒中并不含嘌呤,也不产生尿酸,其代谢产物是乳酸。但恰恰是这个乳酸,会和尿酸在肾脏竞争性抑制其排出。戒酒很关键,所有的酒类都会诱发痛风,啤酒最快,啤酒中含二氧化碳,吸收迅速,且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酸,降低pH值,引起尿酸排出受阻。
4、肥胖太多了:肥胖人群更容易高尿酸,毕竟大部分都是吃得太好,大鱼大肉、甜饮料,但运动不足。
5、运动太少了:适量的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废物的排泄,其中就包括尿酸。大鱼大肉吃得多,不仅会带来肥胖问题,也会影响代谢。
6、熬夜太多,压力太大:近年来的分析发现,压力过大成为诱发年轻人痛风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加班熬夜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不可避免,过度劳累可使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易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包括肾血管的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如果长时间紧张工作,过度疲劳,就有可能诱发痛风。
尿酸高 全身都受罪
1、 毁关节一般来讲,高尿酸血症的人中约有10%会发生痛风。痛风患者往往会在深夜出现关节呈撕裂样、刀割样的疼痛,常伴红肿,严重时影响走路。首次发作以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与脚掌连接的关节)最常见,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指间关节等也会受累。如果尿酸控制不好,痛风反复发作,大量尿酸结晶沉积在皮下、关节腔内,会形成痛风石,造成关节畸形。
2、 伤肾脏由于尿酸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的,如果尿液是酸性环境,过多的尿酸排泄容易形成结晶,继而形成尿路结石。如果大量尿酸结晶沉积在肾小管、间质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会诱发急性尿酸性肾病,甚至突然出现少尿、无尿,发生急性尿毒症。对于伴随高尿酸血症10~20年的患者,由于结晶长期沉积于肾间质,可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轻到中度蛋白尿,也就是慢性尿酸性肾病。而上述肾脏病变长期发展,终将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
3、 乱代谢研究表明,普通人群中,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微摩尔/升,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7%。当尿酸盐沉积于胰岛,可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诱发和加重胰岛素抵抗,引发糖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糖尿病。同时,25%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高尿酸血症,应注意防控。
4、 毁血管许多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外周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高尿酸会刺激、损伤血管壁,使血压不易降到正常值;同时它还会加重冠心病患者(尤其是65岁以上)的血管病变程度。
痛风,预防记好4点
1、 每天喝够水防尿酸升高的首要任务是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要保证尿量在1500ml以上,差不多相当于两瓶多矿泉水。
2、 每周一定要有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每日应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比如游泳、健走、跳健身操、练气功、骑行等都可以。
3、 每天肉类摄入量控制在一个手掌量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的建议,每天摄入水产品40-75克、畜禽肉40-75克,那么肉类一天的量就是80-150克。这里重量是肉类的生重,即烹调前的重量。一般,一个手掌心(不包括手指)大小及厚度的肉约50克,猪肉、鸡肉、鸭肉和鱼肉等瘦肉都可以按照这种方法计算。如果是脂肪更少的肉,比如虾贝类,则一个掌心的量要稍微多点,约为85克左右。
4、 少吃高糖食物少吃高糖食物,尤其是果葡糖浆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建议是: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比如:▼多吃天造食物,少吃人造食物。适当吃一些水果,就比直接吃甜蛋糕、喝糖饮料要好。▼不主动喝糖饮料,少喝乳酸菌饮料。喝咖啡、豆浆时,少加或不加糖。
小贴士
1、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食物也可以帮助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者来控制血尿酸,比如说樱桃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苏打水可以增加尿里面血尿酸的溶解,促进尿酸从尿里面排泄;咖啡也可以起到促进尿酸排泄的一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