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缝纫鸟从远处衔来一根根长长的嫩草,用尖嘴巧妙地编织巢穴,经过一段不间歇的劳作,就能编织成一个经纬交错、左右相连、十分精致的巢穴。
2、每年春暖花开之际,缝纫鸟正是紧张劳作之时,它们双双忙碌着筑巢建窝。幽幽的河岸,寂静的山林,人迹罕至的高山草原,都是它们的理想家园。
3、它们在筑巢时,就地取材,首先选择长一些的马尾,用嘴缠绕在树技上,拴牢后衔来羊毛、牛毛和马毛等,开始缝纫编织,还要用嘴衔来水,洒在上面,并用爪子不断地蹬踩,直到踩实为止。
扩展资料:
缝纫鸟编织成的巢,像一个带把的葫芦,又像蒙古族婴儿脚上的小靴子。若从远处望去,颇像一盏精致的小灯笼悬挂在绿荫深处。
缝纫鸟编织的巢,长约五寸左右,细小的巢口,位于“葫芦把”上。因为是用韧性很强的马尾吊在空中,巢口所在的“葫芦把”弯曲平伸,这样就巧妙地避开了雨水。
用兽毛缝纫编织而成的巢,还能防寒保暖。此外,吊在空中的巢,使对鸟儿和鸟雏垂涎的毒蛇也无计可施。
缝纫鸟的巢中,铺有许多长长的棕毛,缠绕着雏鸟的腿爪,使小鸟不能爬出巢外。即使大风将鸟巢吹得倒转一百八十度,雏鸟也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