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十大计算公式汇总,再也不怕忘!

 时间:2024-10-21 20:12:51

临床工作中,如何应对大量的医学计算公式?当然是要“背”!今天,我们整理了临床常用计算公式一起来看看吧~

工具/原料

临床常用十大计算公式

十大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1、 平均动脉压(MAP)MAP=舒张压(DBP) + 1/3(收缩压 SBP - 舒张压 DBP)

2、 踝肱血压指数(ABI)血压指数=踝部血压/上臂血压

3、 休克指数休克指数 = 心率(b/min)/收缩压(mmHg)指数为 0.5:血容量正常;指数为 1:约丢失 20~30% 血容量;指数>1:约丢失 30~50% 血容量

4、 心输出量(CO)心输出量(mL/min) = 每搏输出量(mL/次)×心率(次/min)静息时正常值:3.5~5.5L/min

5、 肾衰指数(RFI)肾衰指数 = 尿钠×血肌酐/尿肌酐RFI < 1,提示肾衰由肾前性氮质血症;RFI > 2 提示肾衰由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

6、 肌酐清除率(Ccr)男性:肌酐清除率 = (140 - 年龄) × 体重(kg)/72 × 肌酐浓度(mg/dL)女性:肌酐清除率 = (140 - 年龄)×体重(kg) × 0.85/72 × 肌酐浓度 (mg/dL)

7、 肾小球滤过率估测(eGFR)eGFR(MORD) = 186 × [血清肌酐(μmol/L)/]^-1.154 × 年龄^-0.203 × 0.742(如果是女性)

8、 成人体表面积体表面积(m^2) = 0.0061 × 身高(cm) + 0.0128×体重(kg) - 0.1529

9、 小儿药物计算 — 体表面积小儿用药剂量 =(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1.73

10、 小儿体表面积(1)体重 ≤ 30 kg 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小儿体表面积(m^2) = 体重 (kg)×0.035 + 0.1(2)体重 >30 kg 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儿童体表面积(m^2) = 1.05 + (体重 - 30) × 0.02经验上体重每增加 5 kg,体表面积增加 0.1m^2,体重>50 kg,体重每增加 10 kg,体表面积增加 0.1m^2。35 kg,体表面积 = 1.15m^2 (经验上 1.10 + 0.10 = 1.20m^2)40 kg,体表面积 = 1.25m^2 (经验上 1.10 + 0.20 = 1.30m^2)50 kg,体表面积 = 1.45m^2 (经验上 1.10 + 0.40 = 1.50m^2)60 kg,体表面积 = 1.60m^2(固定值)70 kg,体表面积 = 1.70m^2(固定值)

  • 如何辨识男人好坏
  • 大年三十的禁忌有什么?
  • 微信朋友圈怎么管理
  • 龙眼开花以后如何保花保果
  • 三角怎样嫁接蟹爪兰
  • 热门搜索
    手抄报花边简单图案 红旗渠精神手抄报 熊猫手抄报 绿色环保手抄报资料 热爱生命手抄报资料 以新年为主题的手抄报 一年级手抄报内容 三节三爱手抄报内容 感恩大自然手抄报 有关于元宵节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