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我家小娃从三个多月开始作息就慢慢规律下来了,因为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胃是比较小的,所以要经常吃,当然也会经常尿,这时候妈妈一般都是比较辛苦的,晚上也不能睡个安稳觉,所以即使在白天,只要孩子睡了,妈妈也要跟着休息一会,以免太过疲劳。我家孩子算是比较好的,三个月开始就不吃夜奶了,我都会在晚上八点多适当的多喂她一点,这样她一晚上都不会饿醒,既然不醒也就不会尿了,我开始能睡囫囵觉了。白天也要让让她的作息慢慢规律起来,她一岁之内我很少带她外出,就是为了她的规律作息,上午基本都是醒着,下午可以睡三四个小时,这样我就可以在她睡后好好的休息或者做点家务了。
2、不要扰乱小孩的生物钟。小孩子的作息习惯养成不容易,不要随便扰乱她的生物钟,我家小娃每天起床和睡觉时间都是固定的,前后不会相差半个小时,所以在她快要睡觉的时候,我都会领她去厕所小便,久而久之,这仿佛就是一个睡觉信号了,她自己都知道了,尿尿之后要睡觉,非常的规律,不需要大人多费心,而且上床之后几分钟就能入睡。
3、午睡之前不要让孩子太兴奋。每个孩子小时候白天都是要睡觉的,我家孩子都是下午睡,我就称之为午睡吧,在她快要午睡的时候,一定不要让她太兴奋, 比如给她刚买的玩具,带她出去玩,这样容易导致她兴奋。比如我婆婆来的时候都是说,奶奶带你去超市吧,她一听特别高兴就去了,结果午休时间过了,还没有从超市回来,这样本来该两点睡觉的,一直玩到六点才睡,又导致晚上入睡困难了。
4、我不主张经常让孩子吃零食。小孩子的胃口本来就小,如果吃太多零食,到吃饭的时候就该不好好吃饭了。我家孩子现在每天吃4、5次饭,除了和大人一起吃一日三餐,还给喝两次奶粉,有时候也喝鲜奶,但是我很少给她零食吃,如果馋了,我就给她点水果,或者让她喝点酸奶,抛开零食中太多的添加剂不说,总是吃零食的孩子容易吃饭不规律,时间长了,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5、可以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小的时候是不懂道理的,一岁多的时候我就给她买了很多的图书,有故事书,也有认识周围常见事物的,所以,她经常会说,妈妈,讲故事,比如我给她讲小猴子不洗手,结果肚子疼,去看医生,她不想洗手的时候,我就问她小猴子为什么会肚子疼呢,她就会乖乖洗手了,给她讲小兔子睡觉之前把自己的玩具都收起来了,她有时候想起来也会把玩具都收起来,所以小孩子是可以讲道理的,关键是看家长给她灌输什么样的思想。
6、不要过分宠溺孩子。有的家长特别宠爱孩子,孩子都两三岁了,还总是抱在怀里,其实倒不如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走,去跑,我家小娃基本是散养的,五个多月的时候因为担心会从床上掉下来,我就在地板上铺了爬垫,她自己玩,爬,翻身,够玩具,这样的好处就是她自己的身体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八个多月就开始扶墙扶沙发走路了,十个多月就独立行走了。
7、孩子哭闹一定要弄清原因。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的哭闹的,比如饿了,尿了,或者是身体不舒服了,家长一定要弄清楚原因,有的家长一看孩子哭了就快点抱起来哄,抱一会睡着了,放下,又哭了,再抱起来哄,如此三番,其实还是没有找到孩子哭的原因,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8、不要哄骗孩子。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就会空口许诺,乖乖听话,一会儿妈妈带你去游乐场。好好睡觉,下午妈妈领你去超市……结果家长说完就忘了,没有兑现,久而久之,孩子怎么还会信服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