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豨莶草,下面淡绿,具腺点,两面被毛,基脉3出;上部叶卵状长圆形,边缘浅波状或全缘,该浒拄郎近无柄。头状花序,多数聚生枝端,排成具叶圆锥花序,密被柔毛;总苞宽钟状。
2、黄花仔,黏蝴蝶,黏不扎:全草治风湿关节痛,腰膝无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压病,神经衰弱,急慢性黄疸性肝炎,疟疾,疖。
3、痈疽肿毒,一切恶疮: 豨莶草(端午采者)一两,乳香一两,白矾(烧)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毒重者逐进三服,得汗妙。
4、风气行于肠胃泄泻:火杴草,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蜘蛛咬伤及狗咬、其它虫咬:说祭鹧乱豨莶草,捣烂敷患处。疟疾: 豨莶草干品一两。每天一剂,两次煎服,连服三天。
5、翻胃及脾间诸疾,腹痛泄泻:皱面地葱花(即火杴草花),不以多少,焙干,为细末,蜜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不拘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