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P地址与子网掩码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一般用点分十进制来表示。1.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部分(netID)和主机部分(hostID)。网络部分用于标识不同的网络,主机部分用于标识一个网络中的特定主机。IP地址的网络部分由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 Authority,Internet地址分配机构)统一分配,以保证IP地址的唯一性。为了便于分配和管理,IANA将IP地址分为A、B、C、D、E共五类,按照二进制表示方法,根据IP地址的前几个比特位,可以判断IP地址属于哪类。目前在Internet上使用最多的IP地址是A、B、C这三类,IANA根据机构或组织的具体需求为其分配A、B、C类网络地址,具体主机的IP地址由得到某一网络地址的机构或组织自行决定如何分配。每个类别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都有相应的规则,D类和E类不划分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1)A类地址在A类地址中规定第一个八位组为网络部分,其余三个八位组为主机部分,即:A类地址=网+主+主+主。IP地址的前几个比特位称为引导位,对A类地址来说,它的第一个八位组的第1个比特位是0。因此它的第一个八位组的范围就是00000000-01111111,换算成十进制就是0-127,其中127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址,我们用于本机测试的地址就是127.0.0.1。由于A类地址的第一个地址块(网络号为0)和最后一个地址块(网络号为127)保留使用,即全0表示本地网络,全1表示保留作诊断用。因此A类地址的有效网络范围为1-126。全世界只有126个A类网络,每个A类网络可以拥有的主机数就是后面24个比特位的组合,为224个。主机部分也不能全为0或全为1,全0代表的是网络ID,全1代表的是本网络的广播地址,因此每个A类网络拥有的最大主机数为224-2(公式为2n-2,n为IP地址中主机部分的比特数)。A类地址适用于在大型网络中使用。注意:172.0.0.1又称为本机回环地址,通常利用在本机上的“ping地址”来检查TCP/IP协议安装是否正确。而且凡是以127开头的IP地址都代表本机,除广播地址127.255.255.255外。2)B类地址在B类地址中规定前两个八位组为网络部分,后两个八位组为主机部分,即:B类地址=网+网+主+主。B类地址中作为引导位的前两个比特位必须是10,因此它的网络部分的范围就是10000000.00000000-10111111.11111111,其中第1个八位组换算成十进制就是128-191。B类地址的有效网络范围就是网络部分中后14个比特位的组合,为214个。每个B类地址拥有的最大主机数为216-2。B类地址适用于在中等规模的网络中使用。3)C类地址在C类地址中规定前三个八位组为网络部分,最后一个八位组为主机部分。即:C类地址=网+网+网+主。C类地址中作为引导位的前三个比特必须是110,因此它的网络部分的范围就是11000000.00000000.00000000-11011111.11111111.11111111,其中第1个八位组换算成十进制就是192-223。C类地址的有效网络范围就是网络部分中后21个比特位的组合,为221个,每个C类地址拥有的最大主机数为28-2。C类地址适用于在主机数量比较少的中小型网络中使用。注意:D类地址是用于组播通信的地址,E类地址是用于科学研究的保留地址,它们都不能在互联网上作为节点地址使用,要了解其详细信息请查阅相关资料。4)Internet上的合法IP地址目前在Internet上只使用A、B、C这三类地址,而且为了满足企业用户在 Internet上使用的需求,从A、B、C这三类地址中分别划出一部分地址以供在企业内部网络中使用,这部分地址称为私有地址,私有地址是不能在Internet上使用的。私有地址包括以下三组: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31.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
2、子网掩码在网络中不同主机之间通信的情况可以分为如下两种:同一个网段中两台主机之间相互通信不同网段中两台主机之间相互通信注意:具有相同网络地址的IP地址称为一个网段的IP地址。如果是同一网段内两台主机通信,则主机将数据直接发送给另一台主机;如果不在同一网段内的两台主机通信,则主机将数据送给网关,由网关再进行转发。为了区分这两种情况,进行通信的计算机就需要获取远程主机IP地址的网段部分以做出判断。如果源主机的网络地址=目标主机的网络地址,则为相同网段主机之间的通信。如果源主机的网络地址≠目标主机的网络地址,则为不同网段主机之间的通信。因此对一台计算机来说,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获取远程主机IP地址的网络地址信息,这就需要借助子网掩码(Netmask)。与IP地址一样,子网掩码也由32个二进制位组成,对应IP地址的网络部分用1表示,对应IP地址的主机部分用0表示,通常也是用四个点分开的十进制数表示。当为IP网络中的节点分配IP地址时,也要一并给出每个节点所使用的子网掩码。对A、B、C这三类地址来说,通常情况下都使用默认子网掩码。ØA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0.0.0ØB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0.0ØC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有了子网掩码后,只要把IP地址和子网掩码作逻辑“与”运算,所得的结果就是IP地址的网络地址。计算出网络ID就可以判断不同的IP地址是否位于同一个网段了。使用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表示掩码书写比较麻烦,为了书写简便经常使用位计数形式表示掩码。为计数形式是地址后加“/”,“/”后面是网络部分的位数,即二进制掩码中1的个数。例如:IP地址192.168.1.100,掩码255.255.255.0,可以表示成192.168.1.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