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节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没有粮食饿的不行,随臣介子推割肉做汤,让重谩茑韪栓耳恢复了精神。重耳做了国君后,追赏介子推,但介子推带着母亲躲进山里。重耳放火烧山也没有逼出人来,只得到两具尸体。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烧山的那天为“寒食节”,后改为“清明节”。
2、端午节
屈原提出的举措遭到贵族反对,被贬去职,赶出都城,流放在外。后来秦军攻破楚国,屈原心如刀割,决定同国家共存亡,在五月五日这天抱石投汨罗江自尽。百姓感念屈原的忠心,在江中荡舟找寻他的尸体,发展成为龙舟竞赛;担心他的尸体被河里的鱼吃掉投入的米团,成了今天吃粽子的习俗。
3、七夕节
织女讨厌天宫枯燥的生活,私下凡间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日子。此事惹怒了天帝,他捉回织女,只允许他们每年的七月七日见面。二人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在那一天,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而见面的七月七日,也就成为中国的情人节。
4、中秋节
后羿射日后,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本想和夫人嫦娥一块服用。不想他的弟子蓬蒙趁后羿出门要抢夺此药,嫦娥无奈吞药,飞上天空。后羿回来后得知事情原委,极度思念妻子,在后花园摆上香案和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也纷纷效仿摆设香案,以求祈求吉祥平安,于是有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5、重阳节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为祸人间。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历尽千辛万苦学得武艺,从师傅处得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和避邪秘诀,赶回自己的家乡。在九月九日这天,他带领乡亲登上山峰,做法除掉了这个祸害。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