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棉加湿的方法及原理(一) 皮棉加湿的方法皮棉加湿的方法有很多种,按加湿装置的原理不同,可分为蒸汽加湿,高压喷雾加湿、超声 波雾化加湿等等;按皮棉加湿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皮棉管中加湿、集棉机内加湿和皮棉滑道 上加湿。无论釆用何种方法加湿,终要以气化水来完成。(二) 皮棉加湿的原理 皮棉加湿是根据棉纤維具有天然亲水性能,使干燥的棉纤維与湿热空气接触而吸湿回潮。如 先对水进行高压雾化,再使其高温气化,最后将高温高湿气流引入皮棉管中(或集棉机内或 皮棉滑道上),使其与皮棉充分混合,达到干燥皮棉自由吸湿、提高皮棉回潮率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皮棉加湿还是籽棉加湿,均不能以液态水的形式进行,否则可能导致 棉花变色等不良后果。
2、冲击式籽棉清理机1、 结构及作用 冲击式籽棉清理机由喂花清软特杂质部分、青花部分、回收部分组成。如图 19-1所示。(1)喂花清软特杂质部分主要由喂花辐、软特杂回收親等组成。喂花辐直径为380m,是由 表面安装高为50m的刺钉制成的滚筒,转速为35r/min;软特杂回收辐直径为150m,其表面 也安装有50iran高的刺钉,转速为60Or/min o该部分的作用是:将籽棉均匀、疏松地喂入青花部分,并通过软特杂回收親清除籽棉中的软 特杂质。(2)青花部分主要由五个相同的青花刺辐和五个相同的青花锯片滚筒组成。青花刺辐包括刺 钉在内,其直径为291皿转速为600r/min,两相邻青花刺親的刺钉最小间距为14血。青花 刺辐的中心在两锯片滚筒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青花刺辐刺钉尖端与锯片齿尖最小间距 为9mm。青花锯片滚筒是由若干张锯片和隔圈间隔装在一起而成的,外径为300m,锯片齿形 为直角,齿矩为12.5mm,转速为420r/min,片距为15.8mm,两锯片滚筒齿尖最小间距为5mm。该部分的作用是:利用青花刺辐和青花锯片滚筒对籽棉的冲击、撕拉等方式,使粘附在籽棉 上的杂质受到抖动而被分离,并顺着锯片间隙掉落在排杂螺旋后而被清除。(3)回收部分主要由上回收辐、中回收辐、下回收辐、可调格条柵、固定钢丝刷、排杂调节 板等组成。上回收親是由4只叶片制成的滚筒,直径为216响;中回收親是由8只叶片制成 的滚筒,直径为200m;下回收親又称U形齿条回收辐,其表面固装着U形齿条,外径为400m, 转速为170r/min;可调格条柵由细钢筋连结定板、动板构成;排杂调节板是指靠近U形齿条 辍的可调节的弧形动板。U形齿条親齿尖与可调格条柵间距为10m,与排杂调节板间距为5mmo 钢丝刷与u形齿条间隙0飞响,U形齿条辐与中回收親间距为5响,外弧板、中间弧板与中回 收辐间距为105响,中间弧板、边缘弧板与上回收辐间距为12iran,中、上两回收辐最小间距 为 17mm。该部分的作用是:利用上、中、下回收辐提取青花部分排落而夹在杂质中的单粒籽棉、小花 头和僵瓣棉,并能根据不同级别的籽棉调整格条柵,使之达到良好的清杂回收效果。
3、冲击式籽棉清理机2、 工作原理冲击式籽棉清理机主要是利用青花锯片滚筒与青花刺辐两者的表面线速差及锯 齿和刺钉对籽棉的冲击、撕拉抖动等作用来清除杂质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籽棉经喂花親由直径较小、但转速较高的软特杂回收親对其中的布条、 绳头等软特杂质给以缠绕、然后进入清理部分;紧接着被第一个青花刺辐打向下面的第一个 青花锯片滚筒上,并沿着青花刺辐和锯片滚筒之间的工作通道,被其余四对青花刺親和锯片 滚筒清理,循序向上前进;又因青花刺親和锯片滚筒存在线速度差,使籽棉在机内受到冲击、 撕拉而被松解。粘附在籽棉上的杂质由于受到抖动而被分离,并顺着锯片间隙下落入底板; 被清理的籽棉则由上部岀棉口进入下道工序。清理过程中随杂质排落的部分籽棉沿底板滑落 到钢丝刷上,被U形齿条回收辐钩住带走,并经中、上两回收辐重新拨回籽棉工作通道再次 进行清理。而叶屑、不孕籽等杂质则因不易被锯齿钩住,在钢丝刷的弹动和锯筒离心力以及 格条柵的摩擦撞击作用下,落入排杂螺旋并被排出机外。
4、冲击式籽棉清理机3、影响清杂效果的因素(1)青花刺親与青花锯片滚筒的表面线速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青花刺親与锯片滚筒表 面线速越高,籽棉受到的冲击作用越强烈,籽棉中的杂质越易被抖落,清杂效果越好。但两 者表面线速过高就易损伤纤維和棉籽,产生新杂质。一般青花刺辐刺钉的线速不得高于 llm/s,而锯片滚筒的线速度不得高于8m/s。青花刺辐与锯片滚筒两者表面线速比值也影响 清杂效果的高低。二者线速比值越大,籽棉所受到的撕拉作用越强烈,籽棉中的杂质越易被 清除,清杂效果越好。通常,青花刺辐钉与锯片滚筒锯齿的线速比不应高于1: 0.6,否则, 纤維和棉籽易受损伤,排落单粒籽棉量也增多,衣分亏损增大。(2)青花锯片滚筒的锯片片距青花锯片滚筒不仅对籽棉进行冲击,同时,还对籽棉及其中的 杂物进行筛选。这是因为锯片的表面线速低于刺钉的表面线速,在刺钉打击籽棉使其向前运 动时,锯齿对刺钉打击的籽棉产生摩擦阻滞作用,从而使籽棉得到撕拉。又由于锯片滚筒片 距比籽棉瓣的腰径小,比杂质的直径大,因此,锯齿对籽棉及其中的杂质起到一定筛选作用。 —般锯片片距越大,杂质越易从锯片中间附落,清杂效果越好。但同时,也会排落单粒籽棉, 加重回收部分的负担,甚至使单粒籽棉随杂质一同排岀机外,造成衣分亏损。反之,片距小, 较大的杂质就不易排落,甚至随籽棉一同进入下道工序,因而清杂效果较差。锯片片距一般 不能大于籽棉瓣的腰径或单粒籽棉的直径,即通常小于20mm。(3)相邻两青花锯片滚筒齿尖间距相邻两青花锯片滚筒齿尖间距大,杂质易从其中落下,排 杂效果好,但同时也会排落部分单粒籽棉。反之,其间距小,不仅有些杂质难以排落,甚至 造成两锯齿同时作用在棉籽上,使棉籽破碎,降低皮棉质量,严重者还会发生锯齿相碰等机 械事故。因此,相邻两青花锯片滚筒齿尖间距最小为5mm,最大一般不超过18mm。(4)青花刺親刺钉与青花锯片滚筒锯齿尖间距由于刺钉与锯齿对籽棉共同作用,使籽棉中的 杂质才得以清除。所以青花刺辐的刺钉与青花锯片滚筒的锯齿之间间距大,则刺钉对籽棉的 打击作用低。与此同时,也减弱了锯齿对籽棉的阻滞作用,使清杂效果变差;反之,如果此 间距小,刺钉与锯齿对籽棉的撕拉作用强烈,清杂效果好,但同时也会出现排落单粒籽棉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