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比较大。
按照爵位的话,是国公比较大。因为爵位一般是按照公、侯、伯、子、男排列,“公”在“侯”前面。但爵位是虚职,官职才是实权。所以,具体谁大谁小,还得看具体的官职而定。
按《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国公的历史发展:
国公,封爵名,位等同或低于郡王,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该封爵亦传至越南。北周始置国公一爵,居于郡公、县公之上。封爵亦传至越南。
北周以前,有封国的公爵(包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禅代前权臣所封的公爵等)都可称“国公”。按唐制:郡王与国公并为从一品。自隋唐至元明,基本不变。有许多名臣都被授予国公的爵位:
越国公杨素、唐国公李渊、胡国公秦叔宝、鄂国公尉迟敬德、赵国公长孙无忌、梁国公房玄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