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鼓是新疆铃鼓。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兹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单面蒙皮,有大,中,小三种。用于歌舞或器乐合奏。铃鼓又称手鼓,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铃鼓都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
铃鼓简介
铃鼓是在扁圆形的木质鼓框上,单面蒙以羊皮,马皮或驴皮,皮面周周用铁钉绷紧,鼓框上开有扁圆形小长孔,装有5至7对铜制或铁制小钹,另有一不装小钹的圆孔作为手握部位。是维吾尔,朝鲜,乌兹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维吾尔语称纳格曼达卜意为歌唱用的手鼓,朝鲜语称平高。
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来源于中国瑶族曲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源于节日饮宴时的一种说唱土别。土别是劝酒时即兴编出的笑话或故事。铃鼓演唱时有人敲铜鼓助兴或帮腔,演唱者说,唱,舞并重,唱段多安排在故事的开头,高潮和结尾处。
唱词韵律自由,四句一组,一,二,四句押尾韵,每句五言,七言,九言,十一言不等。声腔则综合采用瑶族民歌。主要伴奏乐器为铜鼓和带铃的鼓棒,配以二胡,三弦,琵琶等丝弦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