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履绥之,寿考绵鸿”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谢谢!

 时间:2024-10-16 00:10:46

福履绥之,寿考绵鸿的意思是希望长者福禄福禄寿安。

具体出处:

《诗·周南·樛木》

作品原文:

国风·周南·肷慈瘁氵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译文: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并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一位快乐的君子,他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安抚人或使人安定。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并且这根樛木都被葛藟覆盖了。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扶助他人。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好几根葛藟爬上这根树枝,缠绕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成就他人。

“福履绥之,寿考绵鸿”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谢谢!

扩展资料:

《诗经》中的“兴”语往往兼有“比”义,《樛木》就是如此。“兴”者起也,“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从这一解说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二句,乃是首章所咏之本体;“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二句,则是引起所咏之词的“兴”体。

后二章每章只改动二字,大体意思与首章相近,运用的是“国风”常用的“叠章”形式。以反覆咏唱逐层推进,在回环往复中造成浓浓的感情。故从“兴”之引起的“所咏之词”看,这乃是一首为“君子”祝“福”的歌,当无可疑。

而这三章中的“兴”语,同时又带有“比”义。“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中的“彼物”即“樛木”和“葛藟”,“此物”则是“君子”和“福”——以樛木的得到葛藟缠绕,比君子的常得福禄相随,也实在非常形象。

所以透过诗经比兴的手法,从中可以还原在三千多年前一场婚礼宴席上:秋日的黄昏宾客毕集,辘辘的车音自远而近。性急的孩童早从村口奔来,嚷叫着:“接新娘的车子到啦!”欢乐的鼓吹由此压过喜悦的喧声齐鸣。

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荒之、萦之)”来比拟、形容新郎新娘的喜悦和美满以及当时的情景,是十分贴切的,也体现了《诗经》表达感情克制而平和的优雅。数次的叠唱将在众宾客心间的祝福之情宣泄的兴奋和浓烈,表现了我们民族淳朴、古老的婚礼祝福习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周南·樛木

  • 剑网3怎么购买琼枝金鹊聆风·豪华
  • 哔哩哔哩怎么开启杜比音效?
  • 战神诸神黄昏迷失的林德虫任务攻略
  • 战神4怎么重复刷熏烧余烬
  • 微信已发出去的朋友圈图片怎么样修改权限
  • 热门搜索
    一年级感恩手抄报 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大手拉小手手抄报 电子版手抄报怎么做 孝心少年手抄报 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消防知识手抄报图片 中秋节手抄报的内容 放飞梦想手抄报图片 关于爱读书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