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孩子刚出生时,我们很忙,需要做很多的事情。最基本的吃喝拉撒,就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但这是必须的,我们一定要花费的。首先满足孩子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是很重要的。在忙完这些后,如果有时间,我们可以为孩子的教育做些计划,一定要合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可以在闲暇时间带着孩子听听音乐,听听外语新闻,带他出去走走,让他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和人接触,前提是要保证孩子的健康。
2、长大些,就没那么忙了,孩子的身体也越来越好,我们可以做一些游戏,多和他有交流。适当的活动,锻炼孩子的身体,身体好才能够生活的好。一定要发自内心的来和孩子相处,如果自己实在太累,一定要先休息好,自己心情好才能带动孩子一起乐观向上。
3、到孩子能走路了,我们可以带他出去看看,乘坐公交车,走走石板路,看看烈日里的工人辛苦劳动,看看这个社会里的所有人,所有的事情,不用硬性教会他什么,他看在眼里,心也就发生了变化。不要担心孩子受伤,适当的受伤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害怕孩子跟别人闹矛盾,事情发生了要教会他该怎样做,要懂礼貌,自己做错了一定要道歉。只要关键的地方不出错,孩子身体没有大问题,小伤算不了什么。
4、又大些了,能跑了,就可以带他到更远的地方去了。除了上幼儿园,剩余的时间最好能够带他到处看看,能往远的地方最好,不能也要让他跟你一起去买菜去办事,多长见识,多见事情,对他总有好处。到远的地方去,都是陌生人,更能够锻炼孩子,我们一定要有耐心,认真,热情,如果我们做不到,就锻炼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要发自内心,以身作则。
5、再大些学习重了,也是在学习之余,最好能够让他选择一个体育爱好和一个音乐爱好,这样能够锻炼身体,音乐能够感染人心,开导人。一定要让他多锻炼身体,多与人交流,多参加社会活动,志愿者等。更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表达自己的看法,乐于助人,明辨是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6、到这里,后来的路就要靠他自己走了,你也该放手了,因为他已经有习惯,有爱心,懂得处事学会生存了。在这个过程里一定不要心情不好,这些事是你想要去做的,你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开心的改变,享受过程。如果实在做不到,就不要勉强自己,顺应自己的能力,能做到怎样就怎样,太勉强不好,孩子也会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