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园博园旅游
厦门园博园坐落在厦门集美区杏林镇,这里有4座生态景观岛,他们是特色的风光岛,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这里的史实园林更深引人眼球,向我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园林艺术,可以说游客在这里就能领略水上大观园的无穷魅力.厦门园博园之所以如此吸引游客,正是因为它保存了原生态的植物景观。
在没来厦门之前,只知道有海。就因为有海,毕业后一股溜的就坐着长途客车来到了厦门这个城市。对于这个城市,有数不清的词来形容。干净、清新、纯洁、舒爽、浪漫都可以形容这个美丽的城市。甚至觉得呼吸一下这边的空气都是一种幸福。
福建厦门是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海港风景城市,驰名四海的通商口岸和著名的侨乡。岛内山峦起伏,从东向西倾斜。这里地处亚热带,港内少雾,终年不冻,四季畅通,素有“山无高处不行水,树无秋冬尽放花”之誉。
方法/步骤
厦门园博园大门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厦门园博园的大门,犹如白鹭展开翅膀腾飞在空中,又像两片白色的花瓣,盛开在园博园。作为园博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园博园大门――花之门将厦门的市鸟白鹭与洁白的花瓣结合在一起,突显了厦门园博园的地域特色,让人进园时就眼前一亮。
厦门园博园旅游景点之音乐喷泉
这里的音乐喷泉运用了国际高端技术, 这让我想起了泉州西湖公园的音乐喷泉,可以说,泉州西湖公园的音乐喷泉是相当不错的,是借鉴了厦门园博园音乐喷泉的技术,二者各有千秋.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是华南片区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视觉效果最华丽的大型音乐喷泉。音乐喷泉配合激光表演、特色灯光和艺术喷火等高科技效果,为观众奉上大型视觉、听觉盛宴。
厦门园博园景点之月光环
园博大道起点是“花之门”,其终点是月光环,可见二者相互辉映,这象征着每次园博会都能想月光环那样明亮,换言之就是意味着圆满成功。月光环立于观景平台北面约66米的海水中央,月光环外径36米,内部为钢结构,外覆钢化夹胶玻璃,其设计理念来源于月的阴晴圆缺,主要通过内部装有可调节LED夜景灯来实现这一美丽的光景变化,展现“海上升明月”的动人景观。
旅游特产
经典美食一:吉锦凤梨穗桂圆干“吉锦”凤梨穗,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它甘甜鲜美的滋味足以令人欲罢不能。吉锦凤梨穗桂圆干堪称经典。绝对是厦门美食的一张重量级名片,还历经了百余年历史的洗礼。
经典美食二:南普陀素饼
在厦门所有品牌的馅饼中,南普陀绝对最受欢迎。纯手工制作,数量有限,常常卖断货哦~买馅饼的话,怎么能少了南普陀?想吃的话,可以到南普陀寺买啦。
经典美食三:黄则和麻糬
如果你来过厦门,一定吃过中山路的黄则和花生汤吧。是不是被人气爆棚的场景吓到了嘞~不过,别以为黄则和只有花生汤哦,黄则和麻糬、桔红糕也不错啊。不管是老厦门人还是游客,黄则和麻糬、桔红糕都是必买的哦。
经典美食四:白鹭鱼皮花生
拿出一粒,“啪”地扔进嘴里,吮吸一下是特有的面粉的清甜和淡淡的咸味,然后“咯嗒”一声,咬开是浓浓的花生味。没错啦,就是白鹭鱼皮花生,我小时候的最爱!如果你也是厦门人,你一定能明白那一“啪”一“咯嗒”之间,所蕴藏的无限乐趣。你是不是和我超级怀念它的味道嘞?是不是和我一样曾经心血来潮,走街串巷,去寻找一包白鹭鱼皮花生?
经典美食五:日光岩馅饼
你有没有吃过刚出炉的日光岩馅饼呢?我老妈说她吃过也,味道松脆可口,齿颊留香呢!反正我是没吃过啦。我只在鼓浪屿买过。我还去过鼓浪屿的日光岩呢。其实,你会不会偶尔想起鼓浪屿呢?买几盒日光岩馅饼吧,在享受美味的过程中,还可以缅怀一下鼓浪屿的悠闲时光。
经典美食六:银祥姜母鸭
据说是游子最怀念的美味,游客最想品尝的“厦门第一鸭”。一种甘辛入味,浓香扑鼻,深入味蕾的感觉。一段置身于古街巷,感受那独特的浓郁姜香飘散整条街的动人记忆。
经典美食七:太祖牛轧糖
是否想起多年前在午后阳台一边翻书一边喝咖啡一边嚼太祖牛轧糖的情景呢?当太祖牛轧糖的奶香和花生香缠绕舌尖,仿佛又能找到那种久违的惬意恬静。
经典美食八:沙茶面
吃沙茶面的时候,一般都配什么料?我的最爱的鱿鱼、豆腐和脱骨肉。而且,我常常觉得,只要没吃到沙茶面,假期就不完整!沙茶面的精髓在汤不在面。
注意事项
厦门秋冬季节一件薄毛衣加一件外套足够,如果到海边,风比较大,可以适当多加一件衣服。
厦门是国家卫生城市,当地政府对破坏市容的行为处罚较重,而且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南普陀寺的素斋很出名,但是价钱很贵,人多会更合算。如果人少,在里面买两盒素饼尝尝,味道不错,有绿豆、椰子、南瓜等口味。
经验总结
厦门是一座风姿绰约的“海上花园”。岛、礁、岩、寺、花、木相互映衬,侨乡风情、闽台习俗、海滨美食、异国建筑融为一体,四季如春的气候更为厦门的魅力锦上添花。去厦门可以选择跟团游,省心省力,也可以选择自助游线路,更多自由时间。 厦门景点:鼓浪屿、南普陀寺、厦门大学、环岛路、集美学村、陈嘉庚故居、胡里山炮台、日月谷温泉等。连线游线路则包括武夷山、永定土楼或南靖土楼等。
侨乡集美:厦门是福建籍华侨出入境的主要门户,也是福建的主要侨乡。厦门最早的远洋航运,最早的铁路,最早至闽南各县的内河航运和水陆联运,大多是华侨投资创办的。华侨对厦门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集美是我国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也是著名的侨乡。陈嘉庚先生早年倾资兴学,在这里创办了著名的集美学村。 位于厦门市北部,距市区约17公里,面积为2.83平方公里,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镇有著名的集美学村、陈嘉庚故居、归来堂、鳌园及长达2212米的高集海堤。是中外闻名的文化教百区和侨乡,也是风光绮丽的游览胜地。市区与集美之间有公共汽车、出租车和火车通达。出集美站,经过大桥,有廖承志手书“集美学村”的牌坊式大门耸峙镇口。沿着花岗岩铺砌的斜坡大道向前,集美学村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均顺着山坡筑于林荫之中。陈嘉庚先生从1913年起,以个人的资财,创办集美学村,前后耗资1亿多元,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拥有师生1万余人。由于集美学村的建筑集中西风格于一体,又濒临风景秀丽的海滨,鳞次栉比的楼房和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已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海滨游览区。陈嘉庚故居位于集美镇后尾角,是一幢不高的两层浅灰色楼房,庭院里柏树翠绿,橘黄花红。横匾“陈嘉庚先生故居”系在1980年故居翻修时请廖承志题写。一楼现为集美学校校务委员会所在地,二楼陈列着陈嘉庚先生的遗物。二楼西侧耳房是办公室,老式的写字台,一对不同式样的沙发椅。卧室也极其简朴,旧式木床,就连两只旧皮箱,也是1950年归国时从新加坡带回来的。与卫生室一板之隔的餐室,只放置一大圆木板桌,10只小圆木凳。就在这里招待过中央领导和社会名流以及华侨人士。二楼正中是会议室,简单的长方形会议桌和10多个木靠背椅。墙上挂着陈嘉庚先生的遗像。故居西侧又建了一幢三层楼房,陈列着各种实物,照片和图表,生动地介绍了陈嘉庚先生爱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