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杨老师,我女儿上高三,出现点问题,想请您指点
杨永龙:您说说具体情况
碧波:她去年考上二本没上,选择了复读。一开始信心十足,学习专注,后来同桌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受影响。再后来,因为她有鼻炎,无意中发现自己咽唾沫时同桌会转脸或捂鼻子,就开始怀疑自己有臭味。后来调到给男生坐一位,没想到情况更糟,女儿一咽唾沫同桌男生就大声吐气、叹气或者咳嗽,导致女儿不敢去教室,在座位上不敢咽唾沫,不敢喘大气,后来竟然表现为自己咽唾沫时如果恰巧有人咳嗽或发出别的声音她就脖子发抖,得用手支撑住头才行。现在,她应邀又回到原来的位坐,可在教室自习时听到咳嗽声脖子就抖,难以控制。上次模拟考试考数学和英语时就出现这种状况,发挥很不好。杨老师,我带孩子去医院看了,在医院女儿给同桌的同学打电话,女生发誓说自己没有闻到什么,男生说自己有鼻炎,和女生坐太拘谨才会那样。的确,女儿也没有发出异味。眼看就高考了,杨老师,您给指点迷津吧,看怎么才能消除这样的情况,谢谢您!
杨永龙:你的女儿是养成了一种不良的关注别人“转脸或捂鼻子”的思维习惯。
碧波:看了呼吸科,医生证实没有呼出异味;她在家休息调整3天,每天我都靠近闻,的确没有臭味。她是心理作用,具体怎么指导她呢?
杨永龙:这就需要进行一些自身性格和生活上的调节:①认知调整。你的孩子很在乎别人“转脸或捂鼻子”以及以为别人躲避她有口臭味的表现的本质是心理上的自相搏斗的结果。既然是心理上的自相搏斗的结果,那么我们就需要明白:人是吃五谷杂粮的动物。由于吃五谷杂粮,当然就会生世间百病;生世间百病,自然就要求医问药;要求医问药,就会望闻问切,要望闻问切,自然少不了从口中所呼出的酸腥臭臊等气味来辨证施治,从这一点来看,口中呼出的酸腥臭臊等气味,不仅有利于医生诊病,而且还有利于自我保健,所以这些气味的发现对于我们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人体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主要有酸碱平衡、动静平衡和心理平衡。要保持酸碱平衡,那么就需要我们在饮食营养方面来做调节。这个调节的依据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根据包括气味在内的各种表现表现来进行相应的调节的,这样既可避免酸碱失衡,又对健康大有好处。所以人在某一段时间出现某种气味,其实是人体动态平衡调节过程中自然现象。当他明白了这两点并将它接纳,这样就会使她消除顾虑,使恐惧降低、紧张得以缓解。
②换个角度去思考。她以为别人躲避的行为是针对自己的表现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她的不良个性和思维方式。因此要有意识改变过于刻板、过分认真的做事方法,努力克服内向、孤僻、敏感、急躁、好胜等性格,不要过于认死理、钻牛角尖,换个角度去思考,事情往往会有想不到的转机。同时树立信心,勇敢乐观地去面对以为别人在躲避她的表现。
③不做完美主义者。世界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只要努力了,对自己来说就是最好的。应承认和接受自己有犯错误的可能,对生活、对学习也不应太苛刻,追求极端完美只能适得其反。同时在看问题时不可太绝对,要学会相对比较,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
④转移注意力。当觉得别人躲避自己而难以静下心来学习时,立即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尽快脱离现实表现,摆脱痛苦。例如,一旦在学习时出现不舒服而难以静下心来的情景时,马上去做感兴趣的事或听音乐,这时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感兴趣的事或音乐上,就可能会忘掉不舒服的情景。
⑤让孩子调整生活状态。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使枯燥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出现表现时,可以进行深呼吸放松(长长地、慢慢地吸气。可以将自己的肺部想象成一个气球,尽量将这个气球充满。当感到气球已经全部膨胀了起来,就表明已经气沉丹田,保留两秒钟。然后,轻轻地、慢慢地将气呼出。吸气持续四秒钟,呼气也持续四秒钟。可以一边呼吸一边数秒。为了放慢速度,数秒的方法可以做些改变,将“一秒”变成“一个千分之一”这样可以将速度基本上降到大约一秒钟一个数字。开始吸气时,脑子里便开始数:“一个千分之一,两个千分之一,三个千分之一,四个千分之一”,一定要将吸气坚持到数完“四个千分之一”,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呼气。),或想象放松(想象放松法是通过一些安宁、舒缓、愉悦的情景的想象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要尽量运用各种感官,观其形、听其声、嗅其味、触其柔……恰如亲临其景。比如,可以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散步。在一个暮春的下午,夕阳西下,余辉相映,踩在柔软的草地上,清新的野草味、花香味以及田园味阵阵扑鼻,不时还有鸟儿鸣叫、蜂蝶飞舞。身临其境,微风拂面,就像小时候妈妈温柔的抚摸;柔光沐浴,就像出远门时父母的谆谆叮咛;高天远山令我们心旷神怡,我们此时舒展全身,慢慢地做深呼吸,感到无比轻松舒坦。)。这样就可以排除杂念,心平气和,达到抑制关注别人的表现的目的。
⑥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当她在学习时产生了关注别人的表现以及不舒服的感受的表现时,不能紧张,不能强迫它消失,而是坦然接受,以放松的心态对自己说“关注就关注吧,没什么大不了的!”也就是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该听课就听课,该睡觉就睡觉,该与同学玩乐就玩乐),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慢慢地她心绪就会放松,对别人的表现以及不舒服的感受的出现也没有那么恐惧和紧张了,久而久之,当她真正得到了放松之后,这种表现也就逐渐消失了。
⑦人在某些情况之下关注自身以及别人的表现,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也就是说理所当然的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比如说,花是红的,柳是绿的,这是自然的事实,如果承认它,就不会出现痛苦。如果穷思竭虑,试图搞清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花不是绿的?柳不是红的?这就是自我烦恼,永远没有答案、永远是徒劳的。让它随意存在,来去自由,当我们用这样的胸襟看问题的时候,它也就会自觉无趣而消失了。
碧波:好的,谢谢杨老师
⑧当她过分关注别人的表现而影响学习的时候,还可以采取“橡皮圈”提示的方法,适时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手腕上戴一个橡皮筋,当关注别人的表现而影响学习时,就及时拉橡皮圈弹击自己,提醒自己把心思转移到学习上来。
⑨主动与他人交往,多参加集体性文娱体育活动,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培养生活中的爱好去抑制关注别人的表现的兴奋点。
⑩她也可以通过系统脱敏法来帮助自己克服过分关注别人的表现的毛病。具体方法如下:
先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做深呼吸(吸气心中默念四个千分之一--“一个千分之一、两个千分之一、三个千分之一、四个千分之一”;呼气默念四个千分之一。),让全身放松,当身体进入完全松弛状态后,想象与好朋友在一起活动(情景想象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如果她觉得好朋友的转脸、咳嗽、捂鼻子使她“开始怀疑自己有臭味”而难受时,就停下来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当完全松弛后,重新想象刚才失败的情景。若好朋友转脸、咳嗽、捂鼻子的动作使她“开始怀疑自己有臭味”而难受的情景再次发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与好朋友在一起活动的情景不会再使她“开始怀疑自己有臭味”而难受为止。然后再想象与同桌在一起(情景想象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用上面同样的方式和方法放松,直到与同桌在一起活动的情景不会再使她“开始怀疑自己有臭味”而难受为止。接下来再想象与所有同学在一起(情景想象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同样用上面的方式和方法放松,直到与所有同学在一起活动的情景不会再使她“开始怀疑自己有臭味”而难受为止。然后再到真实的情景中运用以上的方式和方法,那么她就可以彻底矫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开始怀疑自己有臭味”而难受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碧波:谢谢杨老师,我按您说的试试看
杨永龙:您先试着让孩子根据我说的试点建议去做,如果不行我们在交流探讨
碧波: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