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国历史上,早在夏朝时期就有了肉刑,而刖刑就包括其中。等到了周朝时期,刖刑就变得很普遍了,那时候的历史文献,就记载了很多关于实施刖刑的案例。春秋时期,那些诸侯王早已不听大周的号令,他们自己就是最高的统治者。所以,在他们国境内,国君经常对臣子和百姓实施这种酷刑。
2、孙膑,(原名孙伯灵),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和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孙武的后代。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相传他曾经与庞涓一道跟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做了魏惠王的将军,深得魏王的信任,可他自以为才能不及孙膑,便阴谋派人把孙膑骗来。
3、孙膑到了之后,庞涓越发害怕孙膑的才能超过自己,更加嫉恨他,于是蓄意用计陷害孙膑,假借法令砍去他的膝盖骨,并在额头刺字。庞涓的目的是想把孙膑毁掉,让世上再没有同自己竞争的对手。孙膑在魏国受刑,书籍的记录是“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这里所说的“断其两足”指的就是砍断孙膑的双脚,明显是使用了刖刑。此外,在《潜夫论》中也是这种的说法,说的是“孙膑修能于楚,庞涓自魏诱以刖之。”两本书籍的说法都是孙膑被砍去了双脚。
4、不久,有位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大梁,孙膑以刑徒的身份暗中与之相见,说动齐使。齐国使者觉得孙膑是个奇才,便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了齐国。齐国的大将田忌非常赏识孙膑的才能,把他奉为上宾,以客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