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切图是非常耗费资源和时间的工作。为了保证能够一次性顺利切出可用的图片,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切图技巧。本文是我在多次返工过程中进行的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工具/原料
ArcGIS Desktop\ Server
Office
前期准备
1、MXD配置方式1 每一级作为一个MXD文档保存2 一个MXD中按照比例尺级别进行分组3 当然也可以MXD中并不分组,单独设置图层的显示比例尺范围
2、记录MXD中各级的比例尺范围,并根据比例尺范围设置切图比例尺1 最好用Excel文档做好记录2 若是采用单个MXD按照比例尺分组的话,要注意设置切图比例尺和MXD中各级的比例尺是有一定关系的。一般来说,切图比例尺设置为MXD中对应层比例尺范围的中间位置为好。例如:L04级范围为50W-100W,切图比例尺就最好设置为75W。(因为本人在切图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某些图层切出来后识别不出的问题。后来是修改相关切图比例尺后解决的。)3 将切图比例尺记录在文档中,这里先不要直接在ArcGIS中设置。
3、确定使用的其他各项参数1 确定切片格式 PNG8/24/32/JPG等,使用128/256/512像素格式2 确定切图方式 松散/紧凑3 确定要设置的ARCSOC.exe实例数(max CPU个数*3 min CPU个数+1)
切图
1、先期测试正式切图之前,我们先要配置好上述确定的参数。然后要进行一次切图的测试,以确保我们配置的各项参数没有问题。
2、正式切图1 若切图服务器性能有限,建议不要一次性全部切。而是最好分为三次(以10级为例,L1-7切一次,L8-9切第二次,L10切第三次)。2 因为切图是静态地图服务,若数据源和地图配置上有任何变动,都需要相应部分进行重新切图。所以,若是可能的话,L1-7耗时较少,我们可以先将此切片部署,给客户展示。确认渲染上没有问题后,再进行后两次的切图。3 切图过程中,分多次切图时,在配置上可以全部配置好。只是在Create Tile或者Update Tile时指定我们想要切那些比例尺的图即可。具体操作过程可参看【Arcgis Server10.0切图全解】
3、缓存目录1 arcgis切图后缓存目录中会出现如下四类文件.bundle(数据文件).bundlx(索引文件).bundle.done(切图完成标示).bundle.lock(切图锁定标示)2 数据文件和索引文件是必须存在的,done文件和lock文件是非必须存在的。3 虽然done文件标示完成状态,但要注意若是文件夹中并没有该文件,并不表示切图未完成。4 若出现lock文件,一般是任务非正常终止,这时切图才可认为是没有完成的。
排差错误
1、若切图完毕后出现问题,大致遵循以下排错顺序:1 切图相关的各项配置是否有问题2 MXD中比例范围指定的是否有问题,是否和切图设置的比例尺对应3 切图是否正常结束4 切片是否完整,是否有问题
2、排错过程2 上面前2条,可以检查我们先期准备的各项文档3 后2条,可能需要我们借助ArcCatalog和ArcGIS Server Web Application进行排错。若在这两者中也无法正常显示图片,则说明是切片本身有问题。配置Web App的过程参见【ArcGIS Server WebApplication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