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规矩:和孩子之间建立规矩,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决定惩罚孩子,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2、事不过三:犯错时,告诉他:‘这是第一次!’并明确告诉他重大后果。再犯时,‘这是第二次!’最后告诉他‘这是第三次!’。“事不过三,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3、失去特殊待遇:比如孩子喜欢玩玩具,或者看动画片等。一旦孩子犯错,就剥夺这项特权。但是使用时要慎重,要注意一次不能剥夺太多,时间过长等。
4、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赏罚分明,才能给孩子树立父母的赐轴讥瘦威信。孩子才真正地听从父母的教导。有好的制度才能让孩子自觉往好的方向发展与努力。比如,得到多少个小红花可以买一个孩子心仪的玩具,或者一次游玩。等
5、对于不好的行为开罚单:如果孩子年纪5岁以上,可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接受奖励的含义,那么就会懂得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比如,没整理好玩具扣一朵小花,和同伴打架扣两朵小花。等
6、转移注意力:有时,孩子就是在那哭闹,父母把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使孩子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