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住学生姓名:这一条其实是既简单又非常重要的。每个人对自己的姓名都很关注。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就是在开始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他人的尊重,首先是把对方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来尊重,而不作为一种身份来尊重的。优秀教师应该记住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姓名。
2、为班上做些好事:如协助霎霈喊纪布置课室,充分利用公告栏来传达信息。注意听取学生不同反映,但应有主见,不随大流。如“协助布置课室活动“,而不是代替学生来完成这些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一锻炼学生的能力并感受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教师可以听取学生的反映,但是也要有自己的主见而不随大流。这就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对学生不持偏见: 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历史和过程的,更要求切合实际,做到客观公允。不能因为过去的缺点错误,就戴上有色眼镜来看一个人。也不因为过去优秀,就放松了对一个学生成长的警惕。教师要既育智又育德,“既教书又育人”。而且要完全奉献,不完全奉献的教师就不是一个合格教师。
4、学生要尊敬老师,教师对学生也要以礼相待:学生尊敬老师并不是唯唯喏喏而是有自己独立见解,尊敬更多是在人格意义上的尊敬而不是不可以与教师平等探讨问题。教师对学生也要做到彬彬有礼,切忌训斥学生。
5、教师要与学生广泛接触,互相交心:与第1条“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相配套的。广泛接触与交谈是了解学生最好的途径,同时也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在与学生接触与交谈的过程中,智慧的火花最容易迸发出来。
6、对学生“多动脑筋,少用或不用武力”:对于处理学生关系,要多动用我们的智慧,“少用或不用武力”就与我们有很大不同。课堂上多赞刂赌渥惊扬学生,将过去的“棍棒”就转变成“好棒”,这种激励教育效果可能更明显。但学生毕竟是成长中的人,正如树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有人来作一点扶正与治病虫害的工作一样。如果迫不得已也可以“适当使用点武力”。
7、不要给学生太大精神负担: 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定导致肤浅”,这个负担是精神心理上的负担而不是别的什么。一旦学习上没有了兴趣,教育就意味着失败。有兴趣的学习,是减轻学习身心负担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