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经包含六十四卦,每一卦均由六爻变化而得,其演变顺序为从下向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其中初、二、三为下卦,四、五、上为上卦,上下卦各为八卦之一。
2、八卦分别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每一卦都代表不同的自然现象(天象,气候,地理位置,物体形状,材质等)、社会人物、家庭成员、人的性格特征、身体器官、自然数字、颜色等,具体要取以上那些方面,就要看你所要研究的事物是什么,要灵活选取。比如下面的乾卦 ,它有时可表示天、老男人、古代君王、单位老板、父亲、金玉、头、骨、刚物、园物、红色、等
3、若在研究六十四卦某一卦时,要先从整体分析,再看上下卦的关系,然后再分析每一爻在整体卦的地位、作用及与其它爻的关系
4、若阴爻在二四上的位置,阳爻在一三五的位置,都叫得位,即阴居阴位,阳居阳位,一般情况得位好,但也有得位不好的,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后结合卦例再详说。比如:蒙卦
5、在具体解释卦时,还会用到爻间的应、比关系,以此来判断两爻间的利害关系,主爻之说,主爻在全卦的主导作用,例如:比卦 五爻为主爻
6、总之,在学习易经,要潜心研究,多做总结,尝试应用,应用易经时,都要发挥合理的想象,全面把握,灵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