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的采收加工方法

 时间:2024-10-12 10:35:43

采收及加工:

1、采收 川贝母的采收季节因地而异,西北地区多在雪融化后上山采挖,青海一带一般在7月采收;四川、云南及甘肃地区约在5月间采收。川贝母家种、野生均于6~7月采收。家种贝母,用种子繁育的,播后第3年或者第4年收货。鳞茎繁育的播种第2年6~7月倒苗后收获。选晴天挖起鳞茎,清除残茎、泥土;挖时勿伤鳞茎。

不同采收期川贝母总生物碱和西贝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原色的贝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开花贝。因此,川贝母在鳞叶闭合时采收较好,而鳞叶张开时,有效成分含量降低。

2、加工 川贝母采挖后要及时摊放晒席尚,忌水洗;以1g能晒至半干,次日能晒至全干为好;切勿在石坝、三合土或铁器上晾干。切忌堆沤,否则泛油变黄。如遇雨天,可将贝母鳞茎窖藏于水分少的沙土内,待晴天抓紧晒干。鳞茎鲜重在3g以下的,盛于网袋中,扎紧袋口,撞至残根脱落及鳞茎表皮略有擦伤为度,晾干,摊与竹席上,盖以黑布,曝晒呈粉白色。如遇天气不好,撞后摊于筛板上,用无烟热源或烘房于40~50℃烘干。若温度过高,贝母变成“油子”质量降低。在干燥(晒或炕)过程中,贝母外皮未呈粉白色时,不宜翻动,以防变黄。翻动用竹、木器而不用手,以免变成“油子”或“黄子”

包装与贮藏

川贝母一般为机制麻袋包装,每件40kg。

贮存于低温、干燥通风处,防霉、防蛀;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2%~13%.

本品易虫蛀,受潮后发霉、变色。受潮品潮软,颜色变深、手感潮软,松开时不响亮;有的显霉斑。危害的仓虫有药材甲、烟草甲、咖啡豆象、玉米象、赤拟谷盗、锯谷盗、印度谷螟等。蛀蚀品表面出现针眼状细小蛀孔,严重时内部蛀成碎粉。

如果商品含水量高或仓库湿度过大,可选晴天摊晾。亦可用生石灰、无水氯化钙等吸潮剂去湿。贮藏期间应保持环境干燥、整洁。定期检查,发现吸潮及轻度生霉品,及时置于通风处散潮、干燥。有条件的地方应选15℃以下低温、干燥库房贮藏,或用密封抽氧充氮进行养护。虫情严重时,可用磷化铝熏杀;忌用硫磺。

  • 电饼锅炸麻花
  • 如何用电饭煲制作豆腐脑
  • 香椿可以直接冷冻吗?
  • 手动轮椅的日常如何保养维护
  • 正确使用血糖仪的方法
  • 热门搜索
    国庆节的手抄报怎么画 童话手抄报图片 手抄报图片花边 和谐校园手抄报 感恩母亲的手抄报图片 国防教育手抄报内容 国学手抄报 爱的手抄报 一年级手抄报大全 老师您辛苦了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