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解决顶嘴的4大妙招

 时间:2024-10-12 02:34:22

1、  适度给予权力,尊重孩子  适度让孩子有一些小小的权力,让他自己做决定,让孩子有受尊重的感觉。但家长必须  确认事情的重要性,因为有些事情还不能让孩子自行决定。例如孩子生病了,该不该看医生、该不该吃药等,这些事必须由家长来决定,但是吃药的顺序和速度则可以让孩子决定。他在掌控事物的同时也能得到安全感,有助于减轻他的抵触情绪。不过家长也应该让孩子知道,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经过仔细的考虑和认真的评估,并且要懂得承担后果。

2、  化好奇为学习,适时引导  正如前面所说,大人的应对方式不佳也是孩子反抗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家中有许多危险的东西不能让小孩子碰,例如摸电源插座、玩剪刀等。当然,孩子的小手很有力量,喜欢东摸摸西摸摸,看到什么东西都不想放过,这确实很让家长感到担心。但是如果大人只会说:“不行!不可以!”等一味强行制止的话语,那么教养效果也不会太好。因为1~3岁孩子的认知能力还不够,无法了解什么是危险,也不知道什么东西不应该碰。  1~3的孩子主要依靠经验学习,由于充满好奇心,所以他总希望通过各种尝试来满足成长的需要,此时大人的适时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在阻止孩子之前,不妨先想想是否还有其他更合适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有正面的学习机会。比如为了避免孩子被热水烫伤,可以分别拿了冰水、温水、和温度较高的热水让孩子去感受,通过不同温度的差别,让他认识什么是冷、热与烫,这样孩子就能知道万一误触开水是会受伤的。把好奇转化为学习,增加孩子的认知,减少接触危险的机会。

3、  鼓励孩子涂鸦,稳定情绪  多涂鸦的好处在于能帮助孩子缓解情绪,所以应该大力提倡。除了可以促进亲子感情之外,也可以训练孩子的认知能力。比如家长可以问孩子在画什么,画中的人物是谁,穿了什么样的衣服,在做什么事等。通过涂鸦的内容做一些互动讨论,还可以帮助孩子及早熟悉更多的词汇和句子,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4、  培养语言能力,刺激思考  孩子的年龄越小,语言能力就越弱,所以在反抗时大多会出现哭闹的情形。如果孩子的  语言能力再出现其他的发展障碍,那么肢体上的动作就会更多一些。同时随着负面情绪的日益增大,孩子生气的时间也会越来越久。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激烈的肢体动作时,不要只是单纯的责备或惩罚,而应该首先增强他的语言能力,让孩子练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感觉和想法。这样不但能减少孩子肢体动作的发生,无形中也刺激了孩子的思考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 洋葱牛肉饼是怎么做的?
  • 如何做海带包菜虾米鸡蛋汤好喝
  • 山药红枣小软饼
  • 清炒章鱼的做法
  • 花生糯米发糕
  • 热门搜索
    关爱教育手抄报 护林防火手抄报 校园手抄报 小学生感恩节手抄报 古诗词手抄报 感恩父母手抄报资料 地理手抄报图片 遵纪守法手抄报图片 校园礼仪手抄报 感恩老师的手抄报图片